貓奴:史上第一貓奴帝國埃及,以貓為神,怕傷害貓令軍隊退出戰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人類最為熟悉的動物名單中,貓大約是最不容易被「馴服」的了——何止是不容易被馴服,貓簡直就是「主子」,飼主小心翼翼餵著貓糧鏟著貓砂,到最後也只能老老實實地當「貓奴」,絲毫不敢在貓皇面前逞威風。

不過人與貓之間的關係卻並不是一開始便如此「和諧」的。

沒錯,「貓奴」這個詞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已誕生,但人與貓之間卻上演過太多愛恨情仇。

有埃及人對貓無以復加的崇拜,有中世紀歐洲人對貓的嫌惡與迫害,也有日本人對貓矛盾而深厚的迷戀——貓迷離的眼神中,足以容納三個大洲的文明細節。

人類學家認為,是三百二十萬年前從衣索比亞高原四散走開的古猿將人類文明的火種灑向了五大洲。

顯然,在這片古老的孕育的不僅僅有「人類母親」露西,還有世界上第一個「貓奴帝國」:埃及。

如果說亞洲最東緣的日本號稱「八百萬天神」,那古埃及的宗教也以多神著稱,考慮到從北非到中東的廣闊地域日後都成了亞伯拉罕一神教流轉的中心地帶,這種變化便愈發引人回味了。

多神教背後往往對應著萬物有靈的「泛靈論」哲學,在這一哲學的推動下,埃及眾神多以「獸頭人身」的形式出現,其中最著名莫過於赫利奧波利斯創世神話中的太陽神阿圖姆(Atum),除了常見的公牛形象外,還有蛇、蜥蜴、甲蟲、獅子等外形,簡直成了一個微縮的北非動物園。

這裡要說明的是,古埃及的神話是多源頭的,最古老的三大城邦赫利奧波利斯、赫爾莫波利斯、孟菲斯均有自己的主神與創世神話,當然各神話體系之間大同小異,其中又以赫利奧波利斯神話最為出名,阿圖姆正出於這一體系。

太陽神阿圖姆有「七十二變」,赫利奧波利斯創世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形象又是什麼呢?「貓奴帝國」的「真實面貌」在此得到了印證——月亮女神芭絲特(Bastet)同時也是貓身,她的化身也正是一隻體態優雅的黑貓。

月亮女神與黑貓的聯繫是在貓寵物化的過程中漸漸固化的。

貓神秘、喜夜行、生殖能力強,其捕鼠的技能又暗示著糧食豐收,這一系列特徵正與芭絲特主管月亮、生育(性)與豐收的設定不謀而合。

地中海彼岸的古希臘人常將芭絲特與其神話體系中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相混同,若考慮到貓的隱喻,芭絲特似乎與愛與美之神阿弗洛狄忒更為貼進。

中國女皇武則天為自己的名字生造了一個「曌」字,意為「日月凌空,普照大地」——古埃及那兼具女性化與神聖化的貓也包含了這樣的「日月凌空」的屬性,這便要回到太陽神阿圖姆身上了。

在赫利奧波利斯神話中,阿圖姆有一個孿生兄弟兼死敵阿佩普(Apophis),後者與印度教中的濕婆有些類似,是破壞、毀滅的化身,而祂的目的則是取代阿圖姆,讓世界陷入永恆的黑夜。

可以將阿圖姆與阿佩普的攻守看成是晝夜輪迴的具象化,兄弟二人的戰爭也的確激烈而綿長,在最後一戰中,阿佩普擋住了太陽船的去路之時,富有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一隻貓出現在阿佩普面前並喊道:「我是天堂的阿圖姆,是世界開始與結束時的阿圖姆。

說罷,貓便殺死了阿佩普為太陽船掃清了路障,太陽也因此在十二小時後重生,日夜的循環得以正常運行。

這個神話故事似乎也在暗示貓除了優雅神秘之外同樣具備著英勇堅毅的形象。

事實上,芭絲特最初的形象並不是貓神而是獅神,考慮到獅子同樣是貓科動物,這一轉變倒也不算突兀。

芭絲特在獅神時代叫塞克荷邁特(Sekhmet),代表了復仇與毀滅,因過於兇殘而被眾神設計改變了性格,其形象也由獅子變成了貓。

不過作為埃及的國土守護神,芭絲特卻是一隻會「發威」的貓,一旦埃及人遭遇外敵入侵,還是會大顯獅威的。

貓在埃及人眼中被視為聖物,許多神廟飼養的貓以浸牛奶的麵包、尼羅河的魚為食,流浪貓也會受到善待,有些貓死後還會做成木乃伊,這些「貓木乃伊」的數量以十萬計。

考慮到貓與埃及眾神尤其是太陽、月亮兩位主神之前的關係,這樣的「溺愛」並不稀奇——真正讓歷史學家們為古埃及人的「貓奴情結」咋舌的是一場戰役:公元前525年,波斯國王岡比西斯二世率大軍進犯培琉喜阿姆城,久攻不克。

在得知埃及人對貓的推崇後,岡比西斯二世下令讓士兵抓來很多貓放在陣前,埃及士兵為了不傷害到貓還真的放棄進攻並最終撤退,波斯軍隊由此取得了培琉喜阿姆戰役的勝利。

對於這一場戰役,希羅多德的版本是波斯士兵在盾牌上畫滿了聖貓像導致埃及軍隊撤退,雖然歷史的真相有可能只是埃及軍隊早就想撤,看到貓這個「梗」趕緊順水推舟地逃了,但古埃及人對於貓的尊崇與迷戀,由此可見一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史宴:要不是埃及人,獅子座今天還是大狗座

文/星之星之老師最近很忙啊,所以總誤班黃道十二宮的飛機——請大家原諒吧,畢竟柔弱的她正為了艾澤拉斯的命運和燃燒軍團作戰呢,能從戎馬倥傯中分出一點時間,以一個大師的身份,和大家聊聊星座的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