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超級藍血月全食以及中國古代月食觀測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超級藍血月全食到底是什麼?中國古時候的對此人真的都籠罩在天狗食月的恐懼中嗎」
-
日食和月食都是自然的天文現象。
其中,日食是月球運轉到了地球和太陽的中間,將自己的陰影投到了地球上,看上去就是太陽缺了一塊,所以民間把它稱作天狗食日。
而月食是地球轉到了太陽和月亮的中間,三者處在一條直線上,看上去像月亮少了一塊,民間稱為天狗食月(天狗OS:心好累,業務這麼多)。
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月食中的貴族月:超級藍血月全食。
超級藍血月全食=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
所謂月全食血月是:月食中的一種。
月食由於月亮到達地球陰影部分的位置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狀態,請看下圖
當月球部分進入本影時,會出現月偏食。
當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完全進入本影時,就會產生出月全食。
當月球進入地球半影這時地球擋住了一部分太陽照向月球的光,月球看上去要比平時昏暗一些,叫月偏食(這個狀態不易觀察,且變化不顯著,有觀點認為它不算做月食種類)。
而發生月全食的發生過程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
這過程中,月亮會呈現出難得一見的性感色:古銅色。
(月球表明呈現的總體顏色是暗紅色)
藍月是指:一個公曆月中第二次滿月,按道理講這個狀況每兩年又八個月會出現一次。
而超級月亮是指:藍月發生的時候,月亮恰巧在近地點附近,所以看上去會比較胖。
-
那麼中國古人是怎麼認識日食和月食呢?是它們一出現就敲鑼打鼓趕走天狗
當然並不是如此的
首先,中國對於月食和日食的認知可以從時間和階層兩個維度去分析。
從時間而言:
-
早期日食記錄要頻繁於月食記錄。
現如今發現最早的中國日食記錄,在殷商的甲骨卜辭中。
而後對於月食的記錄,在直到秦朝的一千多年裡,只又偶爾幾次不確切的記錄。
2.日食起初比月食更受重視。
自《春秋》起,日食就系統的記錄在正史當中,尤其歷代天文志中。
而月食從兩漢到兩晉的六百多年裡,只有零星幾例。
(月食哭唧唧······)直到南北朝,月食才記錄到正史中作為天文志的一個部分。
從階層而言:
-
古代的政府部門有專人計算觀察和預測月食的出現。
這些記錄人員,會記錄月亮位置、月食時間、食分、方位顏色。如《隋書·律歷》中記載:文帝開皇四年(584)十二月十五日癸卯,依歷月行在鬼三度,時加酉,月在卯上,食十五分之九,虧起在西北。
今伺候,一更一籌起食東北角,十五分之十,至四籌還生,至二更一籌復滿。 -
而這些官員,如明代的 欽天鑒。
他們的水平已經很高。
比如:明代本地可見的月食共24次, 被正確記錄的197次,被正確預報而因天氣為陰雲而未見到的6次,所以,其預報和記錄率為82%是一個相當高的覆蓋率。 -
地方志和筆記小說中還記錄著獨立信息。
例如弘治四年四月辛酉(1491-05-23)月食,萬曆年間《灤志》記「在尾四度」後證明相當準確。
其次,中國古代的月食由於條件,可能會因為以下原因,出現記錄錯誤
-
年代記錄錯誤。
很多文獻比如《明實錄》等都需要做原材料搬運摘抄的。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是從編年體文獻中摘出的,這時就必須向前查索它的日期。
否則就會出現記錄時間提前一天或者幾天的現象。 -
由於技術問題,導致觀察月亮所在的方位出現錯誤,比如《明實錄》的在斗不誤。
3.傳抄錯誤。
這條類似第一條,不同之處在於,古代的天象記錄在輾轉傳抄的過程中,會形成雜亂而且不具來源的狀況。
並且一條天象記錄在引用傳抄時,就可能出現錯誤變成了另外一條記錄。
總之,人類希望去認識遙遠的地方是自古以來的心愿,就像嫦娥奔月的歷史傳說。
美麗而未知,是我們探尋和前進的動力。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小編已經盡力啦
最後多圖欣賞一下昨天的貴族月吧~
研究月食現象推動人類認識不斷向前發展
古時候,人們不懂得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樣,對月食也心懷恐懼。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衝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牆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