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找原生家庭的錯,也許是自己想找個地方躲一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次看到大家的留言,發現很多人都對原生家庭這個話題感興趣,許多媽媽也在總結曾經受到的教養方式無形中也在影響著自己對待兒女的行為模式。

很多人也得出了一致的觀點:這種影響是消極的,而且無法改變。

最近有一個來訪者,做了媽媽後,也有類似的經歷和想法。

但最後卻發現找了太多原生家庭的錯,自己卻可以心安理得的不斷犯錯。


1、

妹妹身上的鞭痕和淤青,是我童年中永遠無法抹去的記憶。

由於爸爸常年在外工作,我們家就變成了典型的「單親式」家庭:媽媽成了嚴父和慈母的魔鬼天使。

小時候很難看到母親臉上的的微笑,她總是在不停地忙著,忙著洗衣,忙著做飯,還忙著打罵我們兄妹三人。

文文和妹妹是小學五年級的同班同學,而文文是媽媽單位同事的孩子。

因為妹妹的成績要好於她,所以當父母的自然有一種無形的優越感。

但一段時間,妹妹迷上了謝霆鋒,書包里裝的是他的海報,還偷偷存錢買卡貼和磁帶,連做夢都是在聽謝霆鋒的演唱會。

任性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成績快速下滑,家長會上一貫在同事面前自帶傲嬌體質的母親,突然像被折斷了翅膀,飛不起來了。

結果可想而知,東窗事發後,海報、磁帶連同妹妹的明星夢一同被扔進了垃圾堆。

那天晚上,妹妹一直跪到12點,媽媽的責罵和鞭打聲,像個噩夢,讓我一直到躲在被窩裡不敢出聲。

第二天早上醒來,看到她身上的兩條紅印,我像看到了血淋淋的殺人現場一樣,不敢直視。

作為家中的老二,我總是最聽話的那一個,良好的學習成績就像隱身衣一樣,幫我掩蓋了許多禍端。

雖然沒有受到像哥哥那樣的毒打,但有時還是會殃及魚池。

一次班級組織秋遊,和小夥伴們在遊樂場玩到晚上七點才回家。

雖然很累,但無比開心。

剛進家門,我媽就劈頭蓋臉一頓罵:「這麼晚,你死到哪裡去了?跟你爸一個樣,就知道在外面鬼混!」

當時我強忍著淚水,在心裡默默發誓:長大了,我一定不能成為這麼「失敗」的女人。

上初中過後,爸爸調回來上班,家裡多了一些溫情。

但媽媽和他之間的又戰火不斷。

晚上,爸爸單位有應酬,剛到十點,老媽就開始打電話,重撥的按鍵音一直持續到十一點半。

在那一刻,我開始佩服母親的執著。


2.

長大後,兄妹三人都學有所成,離家漸遠。

去年春節團圓,媽媽看著我抱著孩子,有感而發:「知道你們怪我脾氣不好,但我都是想讓你們成為有出息的人。

每次罵過你們三個後,總是責怪自己,但還是忍不住。

後來我慢慢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和丈夫的要求,似乎也走進了母親當年的怪圈。

比如,專家建議孩子進食要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我就是不管他如何哭鬧,沒到時間點堅決不給吃東西。

比如,丈夫因為有一次沒有用正確的姿勢抱小孩,我就像媽媽當年對待兄妹三人一樣,劈頭蓋臉一頓吵:「你到底有沒有用心帶小孩,牛奶溫度不知道怎麼控制,抱娃姿勢也不清楚,你是不是孩子他爸!」

雖然,我知道養育孩子也要遵從自然規律,生理需求是最根本的天性,但為了孩子完美的成長,我不得不小心翼翼。

雖然,我也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做到最好,包括我自己,但面對丈夫的小錯誤還是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後來我慢慢發現,我和媽媽都容易讓苛刻穿上完美主義的偽裝衣。

我們似乎都在以愛之名,犯著相同的錯誤。

因為愛的太深, 所以在意一切瑣碎的事情,比如孩子的言行、丈夫的舉止,所以情緒常常崩潰,反而傷害了家人和自己。

於是,我就在不斷的犯錯,自責,後悔,再犯錯的循環之中無法自拔。


3.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我開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尋找問題的根源。

當看到精神分析理論里提到「早期經驗決定論」這個概念時,我似乎得到了一種解脫。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認為個體在經過一系列心理機能的發展後,其穩定的人格在大約5歲的時候就基本形成了。

5個發展階段中,如果個體的需求沒有得到恰當的滿足,就會產生心理固著。

也就是人格不會再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而相應地成長。

這樣人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依然會停留在兒童水平。

而依戀就是原生家庭對人格影響最典型的例子。

通常嬰兒對於母親有三種依戀方式。

第一種是迴避型依戀。

這種類型的嬰兒在母親離開時並不沮喪,母親回來時也不是特別高興,是一種淡漠的母嬰關係。

第二種是安全型依戀。

這種被認為是最健康的模式。

嬰兒把母親視為探索的安全基地,與母親分離時會傷心,但很快就適應新的環境和人際關係,而與母親相聚時又會非常高興。

第三種是焦慮型依戀。

嬰兒在重聚時表現出想接近卻又突然迴避母親的矛盾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嬰兒不同的依戀模式主要取決於母親。

例如嬰兒的母親受自己心情影響,常對嬰兒有不一致的行為,有時溫和,有時粗暴,則容易形成焦慮型依戀的模式。

最為重要的是,這種依戀模式會影響到成人後的親密關係中。

例如焦慮型依戀的個體在婚戀關係里,容易擔心不是真的愛自己,過於沉迷於所在的關係里,害怕失去伴侶對自己的關心。

當看到這些內容時,我好像突然給自己找到了一扇透氣的窗子,無法循環的空氣也不再封閉。

因為媽媽從小缺乏應有的關注,所以就形成了焦慮型的依戀模式。

所以,她會對我們喜怒無常,她會對爸爸百般無賴。

正是從小對需求滿足的不確定,才導致我在親密關係中過於焦慮,所以總想控制住一切。

我想不出任何差錯,讓孩子健康成長。

我想丈夫一直愛我如初,所以需要不停試探。


4、

找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我發現自己的所有行為都可以被原諒。

之前「犯錯,自責,後悔」的循壞,也變成了「犯錯,責備,心安理得犯錯」的模式。

自己在處理問題時,已經習慣性把責任推給父母,甚至開始怪自己的母親當時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導致如今在處理親子關係時這麼力不從心。

腦子裡也裝滿了父母的過錯的點滴:你不會有什麼出息!早知道這樣,我當初何必生你!

所以一段時間裡,我甚至不再願意和母親聊天。

當一直喜歡吃手指的寶寶,突然一整天都沒有把手指放進嘴裡的時候。

我幡然醒悟,人是可以成長和改變的。

雖然找了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但對過去的事情,我無力改變。

我本應是生活的承擔者,這個角色不會因受害者的身份就推卸掉應有的責任。

比如做一個賢妻良母。

雖然,直到現在我都還在不斷地去化解原生家庭的問題,也許這個過程中會持續幾年,甚至會伴隨終身,但再這個過程中,我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認識,我知道自己從哪來,又該去哪?


5、

【正視:看清問題的本質】

有時我們總在找原生家庭的錯,也許是自己想找個地方躲一躲。

因為面對太多的問題,我們找不到答案和出口。

但選擇躲避,不如認真面對自己。

我們承認童年的遭遇給自己造成了傷害,而不是一味否定

我們接受原生家庭讓自己不再完美,但不是推卸到底

當正視問題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也在學會接受。

接受父母曾經錯誤的教養方式,於是學會原諒;

接受家庭環境的缺陷讓自己不完美,於是學會成長;

當我正視父母曾經的打罵對我的性格養成造成了影響的時候,就能慢慢分清哪些是父母所致,哪些又是自己所為。

情緒化問題也許是原生家庭影響,但對孩子期望過高就是自己本身的問題。

就像一直害怕黑夜,如果總是不睜開眼睛,怎麼知道什麼時候是黎明。

【寬容:我有愛的能力】

當我們能正確分清哪些是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時,通常會被一種「我很不幸」的情緒圍繞。

甚至還會不解和憎恨:當時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父母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就是給予了我生命,那麼我也能原諒他們曾經的錯誤。

況且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不幸,父母那輩兄妹眾多,條件艱苦。

時代和物質的匱乏,讓他們的成長也承載了太多的艱難,所以在養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必然有局限性。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中的大多數在用盡所有的力氣給予我們最好的家庭。

原諒他們的過失,也許就是最好的報答。

擁有足夠的愛和尊重,我們才能去寬容一些事情。

所以,當我們能接受原生家庭的過失時,也在表明,我們自己有愛的能力。

【自信: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直對原生家庭影響的執念,只會強化這種傷害,並讓自己失去改變的信心。

不到一歲的孩子都能改掉一個壞習慣,為什麼我不能去認真的面對自己,做出改變呢?

孩子的頭被桌角碰了,順其自然地摸一摸,給孩子擦乾眼淚,繼續玩耍。

而不是怪寶寶過於調皮或是自己粗心。

丈夫不小心把花瓶打碎,差點砸到寶寶,我也會心平氣和地說一聲:「我們寶寶就是有福氣」,並告訴他如何收拾乾淨。

重拾改變的信心,我就越發有底氣:可以不成為一個滿分媽媽,但一定要成長為一個優秀的自己。

雖然原生家庭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讓我無法完美解決所有事情,但我相信可以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做的更好。

我不懂育兒的所有知識,但我在盡心盡力;

我不能讓孩子上最貴的培訓班,但我自己做他做好的老師;

當看清問題本質,並慢慢放下成見後,自己開始心平氣和的認識自己。

村上春樹說:「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願每個媽媽都從原生家庭的森林裡安全走出,然後遇到更好的自己。

沒有人天生都會當媽媽,但我們在一直努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原生家庭,有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曾經有一位媽媽憂慮地問:我女兒已經3歲半了,還沒有斷奶怎麼辦?細聊後發現,「孩子斷奶」的問題不是問題,媽媽自己的問題才是問題。這位媽媽幼時被寄養在親戚家裡。童年的記憶里沒有母親的樣子,父親也不過...

被愛養大的孩子最可愛,被恨養大的孩子最可憐

不是好丈夫,就不可能是好爸爸朋友小A終於離婚了,說終於是因為她從有這個念頭到最終實施,實在發生了太多事。小A和丈夫結婚八年,育有一個七歲的女兒。兩人感情原本不錯,但是前些年丈夫做生意賺了點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