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米蘭·昆德拉的作品?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籍自有自己的命運」,這是昆德拉自嘲作品被讀者曲解時常說的話。

他最著名的短篇《搭車遊戲》,講述的是一則關於遺忘與自我認同的故事。

早年的這個短篇,... 標籤:文學米蘭·昆德拉 如何評價米蘭·昆德拉的作品? 12-19 「書籍自有自己的命運」,這是昆德拉自嘲作品被讀者曲解時常說的話。

他最著名的短篇《搭車遊戲》,講述的是一則關於遺忘與自我認同的故事。

早年的這個短篇,奠定了昆德拉幾十年來創作的基本主題:靈肉衝突與調和、精神淪喪與救贖、媚俗的拒斥、異化與回歸、遺忘與永恆。

這從他小說充滿哲學味的標題也可以大致看得出來,如「玩笑」、「生活在別處」、「為了告別的聚會」、「笑忘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身份」、「無知」等等。

90年代以後,隨著對故國政治題材的淡化,以及自我「文化身份」的西方化,昆德拉的筆調更加虛幻輕靈,其作品哲思化傾向也更為明顯,被法國讀書界稱為「遺忘三部曲」的三本新作(《緩慢》、《身份》、《無知》),正是較為集中地顯示了他創作上的這一新流向。

另外,昆德拉的作品在表現主人公的生活態度時,人物竟全沉浸於出神入化的幽默境地,而道德審判和價值判斷都被懸置了。

用昆德拉藉助於帕斯的話來說:幽默是現代精神的偉大發明。

以幽默的方式體現嚴肅的主題,這是昆德拉的風格。

我最喜歡的現當代作家就是米蘭昆德拉,沒有之一。

斯蒂芬茨威格和博爾赫斯僅次。

《身份》還有的版本翻譯成《認》或《本性》,我最喜歡《本性》譯名。

摘抄: 來和我一起喝杯咖啡,你是我的至交。

你生活在那個我偶然逃脫的命運之外。

什麼時候開始,真的變成了假的,現實變成了虛幻,界線在哪兒?界限在哪兒?——《身份》一個意料之外的原因要求他離開。

他在寫完這句話後,心中有了一絲疑問:這次離開是真的在意料之外嗎?我不願斤斤計較地寫這些。

是不是因為我早知道它們不會有結果?是不是因為我必然會離開,才會讓我完全坦誠地向你傾述?——《身份》在這樣一個瞬時性組構的世界裡,一切選擇都失去了充足的理由,一切結果都變得十分的合理。

幸福何堪?苦難何重?或許生活早已註定了無所謂幸與不幸。

我們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著,茫然地生活,苦樂自知。

就象每一個繁花似錦的地方,總會有一些傷感的蝴蝶從那裡飛過。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

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昆德拉的作品,好評自不用說,聽過的一個批評觀點是說它們具有過多的哲學思辨意味,以致損失了小說應有的美感。

這種觀點有它的道理在。

如果在小說中不用小說家的手法,而是直接像哲學家那樣追問、思索,也就背離了小說的美感,那種通過人物的故事,不加分析,直接把人帶到本質問題的玄妙力量。

昆德拉那些哲思段落,對於喜愛哲學方式的讀者自然是興奮點,但對於迷戀小說那種獨有美感的讀者來說卻是降低格調的,甚至是作者表現力無能的體現。

不過,如果不將昆德拉的作品看作哲學式小說,而是反過來看作小說式哲學,那麼應當說昆德拉以小說增添了哲學的啟迪力量,創作出了獨樹一幟的哲學作品。

昆德拉作品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它對生活的呈現極具啟發性。

昆德拉作品中對於人物動機及情境寓意的分析貫穿整個故事的敘述,使讀者能夠意識到,人物的動機如何迂迴發展且相互影響,每一個情境如何因為動機的歷史而充滿寓意。

這些寓意,儘管令人驚訝,卻也令人感到強烈的共鳴。

讀昆德拉的小說,會驚訝於作者所分析的寓意在平凡的生活中竟然如此普遍,對人生軌跡的影響如此綿延不斷,進而對生活進行全新的思考。

昆德拉小說的啟發性正在於此。

人們或許期待小說渾然天成的啟迪,但是對於哲學作品來說,更重要的是這種啟迪的力量。

因此,無論昆德拉的小說是否是優秀的小說,它的確是很好的哲學著作,以小說的形式寫就。

昆德拉用刻畫人物、講故事的方式,讓人認識到看似遙遠的哲學問題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對生命巨大的影響,這無疑是哲學上的大成功。

對於昆德拉的解讀,容易過於傾向於小說的角度或者哲學的角度,小說愛好者認為他的小說缺少渾然天成的感覺,哲學愛好者又過於專註於他純粹哲學觀點,更加強了小說愛好者的原本觀念。

但我認為,哲學與人物命運、生活場景的結合之處才是昆德拉作品最好的部分。

舉一個例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昆德拉寫道:」馬桶立於地面,如同盛開的白蓮花。

「,接下來分析道,人們是如此想要將生活中粗俗的一面(如排泄物)掩蓋起來,由此催生出龐大下水道系統和馬桶的精美設計。

通過生活中常見情境揭示容易被忽略的普遍動機,這是昆德拉的獨特方式,是昆德拉的智慧。

聽過的一個批評觀點是說它們具有過多的哲學思辨意味,以致損失了小說應有的美感。

我也想這麼說,當然,我想昆德拉自己也知道,哲學是理性,小說戲劇是感性,這必然要損失一部分,但我認為從最後的結果來看,這個損失是值得的,我們不缺一個寫小說的,但我們只有一個昆德拉。

他心想所謂美就是星光一閃的瞬間兩個不同的年代跨越歲月的距離突然相遇美是編年的廢除是對時間的反抗———《笑忘錄》昆德拉 我沒看過他很多的作品,簡單的說下那本爛大街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這是一個簡單的對白。

高三那年,前桌坐了一文青,我們整天聊些有的沒的。

我做完試卷就問他有沒有閑書好看看。

他從書桌里拿出米蘭昆德拉的那本書。

自習課看了半天,終於沒讀下去,把書還給前桌。

然後很認真的問他:你看懂了嗎?他很認真的看著我說:我也沒看懂。

然後我點點頭,繼續做試捲去了。

============後來又看了一遍。

我還是不懂。

大概有些書就像我做的六級聽力,明明你聽懂了每一個單詞,但是你就是不懂他在講啥。

所以,你明明看懂了每一個詞語,但是你就是不懂他在講啥。

我想,等我年紀再大一點,也會有一些明白。

昆德拉的作品有很強的耐讀性,看第二遍和看第一遍的感覺就不同,每次都能領悟到不同的東西。

充滿了對於人,人生和人生價值的思考,這些重要思想幾乎貫穿他所有的作品。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可以說是文藝青年的必備讀物。

他是當代作家,所以的他的書和小說在他有身之年是不可能被鑒定的。

俗話說,蓋棺定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即使米蘭昆德拉某一天舉著杠鈴突然停止了心跳,那麼我們依舊無法對他的小說進行鑒定。

不光是他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論,更重要的是他內容的深奧性。

就猶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般,過去也沒有人能鑒定是對是錯,時至今日也不能完全證明。

反正我們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樣就不會在米蘭昆德拉的世界裡迷失方向,不會像《狼圖騰》的讀者一樣被洗腦,還替它吹噓。

作為一個超業餘的讀者,不敢說看法,寫一點自己的感覺吧。

最近在粉一個德國演員,看到男神推了一些書,還有寫書評。

(這年頭不讀書都沒臉粉男神默默望天~)書單里有一本米蘭昆德拉的《不朽》,於是找來讀了讀。

以前看過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生活在別處》。

讀的不算特別多,不過應該能夠形成對這個作家的大致印象了。

(補充一句,我覺得《不朽》比另兩本都好,看完對昆德拉好感度提升好幾分。





男神品味好棒,不枉這麼喜歡他~花痴三秒(*?′╰╯`?)?)他的書其實挺好讀的,語言並不晦澀難懂,評論犀利想法有趣,聰明而刻薄,很能帶來閱讀快感。

但是讀了幾本也有種很奇怪的感覺,按我閨蜜的總結,缺乏個人氣質。

這個缺乏個人氣質並不是說沒有特點,昆德拉特點還是挺鮮明的。

只是說,他的文字好像缺少一種「質感」,就像一種氣味或者色澤,沒法給人留下深刻的、直覺上的印象。

描述得不太清楚,舉個栗子~像三島由紀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帶有明顯的個人氣質。

不管是不是能讀懂他們的作品,也不管喜不喜歡他們,都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文字有其獨特的感染力。

我覺得讀昆德拉,與其說在讀小說,不如說更類似在讀論文。

學術論文通常是沒有明顯個人氣質的。

昆德拉的小說不太注重情節的推動,也不太注重人物的刻畫。

他關注的是對人物進行大量推演以此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

人物和故事僅僅是承載見解的工具。

他的書可以說內容遠大於形式。

看完他的小說過一段時間,人物和情節會漸漸淡忘。

但是他提出的概念,例如媚俗,卻會深刻留在讀者的腦海里。

讀他的書,可以理解和思考,但是不太能夠「感受」。

我不太敢評價這算優點還算缺點啦,只能說他並不是我鍾愛的小說家,但是讀他的書是一件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事。

核心是媚俗,所有作品都是媚俗主題的變奏。

在不同的作品中,對人類嚴肅的價值觀進行了嘲諷和解構,諸如愛國、不朽、母親、詩人,回歸等等,揭示其中的自我哄騙。

以撒旦的視角觀看世界,以遊戲精神表現人類種種行為的荒唐與可笑。

正如他提到的那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 高三那年狂啃昆德拉,上課、下課、午休,在看書時喜歡讀出來,輕聲的,體會感情,就深刻體會到了一句話:閱讀在此時真正成了一種摧毀。

他在作品中的議論實在需要思考才懂個大概,我想在未來自己會多閱讀幾次 最近剛讀完米蘭昆德拉的《生活在別處》,於是我得以驗證了自己閱讀過程中的一個猜想:這部小說從題目到內容都是徹徹底底的諷刺,簡單來說就是諷刺了「文藝」,此處的文藝就是「文藝青年」的那個文藝。

米蘭昆德拉一直是被文藝青年們奉作教父一般的人物,而這句「生活在別處」(原詩為蘭波作)也同「在路上」一起被奉為文藝青年人生信條。

然而讀完了這本書,才發現這是一部徹底的黑色幽默,書中的矛盾,現實中的矛盾,米蘭昆德拉和文藝青年們,生活和別處的生活。

書中的詩人雅羅米爾,柔弱、敏感、戀母,缺乏男子氣概。

他從小被大人們稱為天才,自有了一份極高的心氣兒,他的母親看他的詩感動到流淚,對他的愛與欣賞似乎已然超過了母子之情,成年後的他有意識地想逃避母愛的控制,他拒絕再把詩給母親看,拒絕穿母親給他準備好的內褲。

雅羅米爾渴望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可他一開始就失敗了。

於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雅羅米爾轉而寄希望於革命,和那個時代眾多年輕人一樣,他渴望投身革命,熱愛參加革命活動,自己的詩被貼在警察局裡他感到欣喜萬分,他嚮往「生活在別處」,嚮往巴黎,布達佩斯… 他的一生是抒情的一生,而米蘭昆德拉在本書中自始至終都用諷刺的手法來「反抒情」,此時此刻,詩人變成了令人討厭的一類人,他們軟弱而矯情,敏感而多疑,他們不允許發生超出自己控制的事情。

這也造就了他的結局,雅羅米爾死於肺炎,死於「烈火」之中,死之前,他對母親說「我是最愛您的」,然後他看到了自己充滿恐懼的臉。

米蘭昆德拉毫不吝嗇地反覆描述這一點:詩人是無用的,而且一點都不美,在革命期間成千上百的懦弱者希望憑藉自己善於抒情的才能脫穎而出,「布拉格最不缺的就是詩人」。

雅羅米爾兒時的才華在長大後就湮滅了,所幸他在一個紅頭髮女人的身上又重拾了信心,可是有一天他發現這個女人並不完全受自己控制,於是他向警察局告發了這個女人的弟弟叛國。

結尾處有一個很有趣的情節,雅羅米爾創造出的人格「澤維爾」棄絕了他,並像安慰一個女人一樣安撫雅羅米爾,雅羅米爾氣憤地問「你幹嘛對待我像對待女人那樣?」作者的意圖在這裡已經昭然若揭,將雅羅米爾女性化的特徵毫不避諱地明示出來。

而重新說回到米蘭昆德拉,大概他是一個善於運用諷刺和黑色幽默的大師,而我本人更傾向於給他貼上一個「反抒情反文藝」的標籤,不知道他會不會發笑。

其實我覺得在讀他的作品前應該先讀一下《小說的藝術》。

這樣應該對以後的越得有些幫助 其實,「必須絕對現代」是昆德拉小說的中心主題,在不同的小說中都是圍繞這一主要主題的。

《玩笑》和《告別圓舞曲》中的「抒情」、《生活在別處》中的「必須絕對現代」、《笑忘錄》中的「天使」、《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媚俗」、《不朽》中的「意象學」等等,通過這些變奏主題,昆德拉揭示出知識分子為了顯示自己的「絕對現代」,所選擇的行為方式越來越極端,越來越狂熱;而他們這些行為的重要結果是「必須絕對現代」對知識分子的控制力得到強化,「必須絕對現代」的創造者——知識分子反而淪為它的奴隸;在這種情況下,對「必須絕對現代」持否定態度的知識分子也陷入越來越艱難的處境。

從這個角度看,昆德拉選擇知識分子作為小說的主要任務,也蘊含著一定的諷刺目的;知識分子神仙自己所倡導的「必須絕對現代」中難以自拔,對自己和「必須絕對現代」都失去了控制力。

從而結識了以理性、追求自由而著稱的知識分子的另一面——非理性和奴性。

看他的作品你會很累,你會感到閱讀似乎也是有重量的,你完全體會不到看小說的愜意,讀他的小說你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和一份平和的心境,這樣你才能去承載這份閱讀帶來的重量,我想能正真體會他書的人,是可以沉澱下來的人,如果你是浮躁的人,建議你不要閱讀,如果問為什麼,答案自在他的書中。

偶然間從朋友那借了一本昆德拉的書來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看的時候正好處於和男朋友分手階段而在這本書中我彷彿看到主人公身上有他的身影昆德拉在描述人物內心活動時可以說是細微到極致特別是一些隱晦的黑暗的甚至難以啟齒的心理活動這本書開啟了我對昆德拉的認識與熱愛相繼我又讀了笑忘錄書里每一句都能感受到他的獨特風格和魅力每一個人物都濃縮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哲學恰好是我感興趣的話題而昆德拉的哲學是幽默的是以小映大的它會潛移默化你的思想相信看過他的書的人都會有想看第二遍的衝動 我最喜歡的現當代作家就是米蘭昆德拉,沒有之一。

最震撼我的書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沒有之一。

不好裝只能說不朽 讀米蘭昆德拉的書很累,應該是哲學性和寓意性太強的原因,總是覺得作者在表達很多層意思。

我只看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玩笑》,對前者的解讀得很深的已經很多了,我談談後者。

《玩笑》是米蘭·昆德拉的第一本長篇小說,1968年8月,蘇聯軍隊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玩笑》被列為禁書。

多半的原因我想還是因為體現在《玩笑》中明顯的對當時「社會主義」的諷刺。

但僅僅從政治色彩去看待這本書是不夠準確也是不夠完整的,其實書中無不蘊含著昆德拉對世界的解讀,充滿著哲理性。

但是又不像哲學那樣抽象,而是通過敘述路德維克等人從青年時代到四十來歲的成長曆程,向我們展現了所謂「被毀滅的世界」。

故事很簡單:一個男人約好一個已婚女人在外省的一座城市見面,女人正好在周末去那裡出差。

這座城市是男人的出生地,以至於他在那裡找到了彼此已經很久不聯繫的朋友,於是又重新拾起了一部分青年時代的記憶。

但是他從來不曾忘記過重新回到這座城市的理由——他要和那個女人做愛,這樣就可以讓她背叛自己的丈夫,因為她的丈夫是男人學生時代的同學,正是這個同學導致了男人的失敗。

男人的願望實現了,甚至遠遠超出了他的希望:女人徹底屈服,她順利地背叛了自己的丈夫,甚至對於這個引誘者產生了如此巨大的激情,她再也無法離開他而獨自生活。

戲劇性的是,男人很快意識到自己錯了,他的征服是徒勞的——不是僅僅是因為女人和她的丈夫早已不再相愛,而且這位丈夫也恰好路過這座城市,對於妻子的背叛,他絲毫不感到痛苦,相反他很高興地把妻子的新情人、自己曾經的同學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在小說的結尾處,路德維克明白過來,他的故事和露茜的故事都是「關於毀滅的故事」。

「我們,露茜和我,都生活在一個被毀滅的世界,我們不懂得同情這個世界,卻是在疏遠這個世界,既加劇這個世界的不幸,也加劇我們的痛苦。

」 那麼,書中說的「被毀滅的世界」的真正涵義是什麼呢?毀滅,簡而言之,世界與存在的符號學之間發生了匹配的混亂。

莊嚴的歷史在開玩笑,用來展現上天的高深的石頭天使宣告的只是虛空,角狀的冰淇淋成了火炬的火焰,粗俗的公民說教表演卻帶上了一種神聖儀式的沉重,一張溫馨的紙片被看成是政治宣言。

在事物與詞語、生靈與面孔、行動與思想之間,產生了某種虛空,連接它們的線條被截斷了,一切都偏離了軌道。

不再有標準,不再有價值,因為它們隨時都可能轉向原有的價值的反面;不再有詞語,因為它們也彷彿被施了某種魔法,一秒鐘以前的意義和內容會突然改變,指向完全不同的意義;也不再有原因清晰、結果可以預見的手勢,它們在每時每刻也都有可能背叛導致它們的初衷。

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相比,《玩笑》讓人更容易嘗試理解。

具體的事件,緊湊的情節,比《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少一些哲學發問。

路德維克,露茜,雅洛斯拉夫,考茨卡,埃萊娜,多人的第一人稱敘述,提供給讀者不同的視角。

路德維克的世界裡露茜是一個「毫無預兆地走來,又悄無聲息地離開的仙女」,他認為他和她之間愛情是多麼令人唏噓。

然而在考茨卡的敘述里,他遇到了離開路德維克身邊的露茜,露茜講述了自己小時候悲慘的經歷,以及後來遇到一個不愛自己只想得到自己肉體的大兵,我們才知道原來在露茜眼裡路德維克只是一個在雨夜裡的強姦犯。

哪一個才是真實的露茜?哪一個都是真實的露茜。

正是通過不同的人的第一人稱敘述,我們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我」正好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我」。

世人受到烏托邦聲音的迷惑,他們拚命擠進天堂大門。

但當大門在身後砰然關上之時,他們卻發現自己是在地獄裡。

這樣的時刻使我感到,歷史是喜歡開懷大笑的。

——昆德拉《玩笑》只是摘錄了一句昆德拉的句子,可以看出,此人的作品是反民粹,有深度的,所以不太討大眾的喜歡。

不過如果論文學和哲學價值,他的作品對上世紀東歐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思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不過正如黃子華那句「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他生前都不會受人重視的」那般,昆德拉的作品在現在的國際形勢下不被重視,以至於一直無法得到諾獎,但在未來一定會被重視起來,因為昆德拉的思考對於人類社會的未來,是很有教育和警示意義的,關於如何躲開人性的陷阱,如何讓很多人更加自由地生活,如何避免像蘇聯,中國和東歐共產主義運動的悲劇等等,都應該是現世之人思考的問題。

人類歷史延續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很多人沒有價值地死去,但現世之人的責任,便是避免重開歷史之倒車,讓人類更加自由,有尊嚴地活下去。

推薦閱讀: ※晏殊晏幾道的詞有何特別之處?※《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名字的來歷到底與「發育不全」一詞是否有關?※《邊城》的結局如何理解?※如何評價以前的韓寒和現在的韓寒?※如何評價白先勇? TAG:文學|米蘭·昆德拉| 一點新知 GetIt0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