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咆哮、分分鐘就炸毛,做個優雅媽媽怎麼就這麼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DrBing

01

發現一個現象,現在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動不動就撕娃的媽媽太多了。


原因呢,也很簡單;

「當媽」是一個人真正步入心智成熟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期——尤其是80、90後獨生子女一代,是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長大起來的,按部就班地就工作了,結婚了,生娃當媽了——這個時候才第一次在人生中要真正要對某人(孩子)承受責任——只有在對別人承受責任的時刻,一個人才真正遇到了要「心智成熟」的迫切需要。

可這時心智還是個小孩,甚至有些媽媽的心智比豆腐還嫩,完全不夠用~

情緒不穩定,分分鐘被炸毛,也是大部分家長尤其是媽媽的真實寫照了。

————

02

今天就介紹一個非常實用情緒管理方法—ABCDE方法,希望我們都可以做一個平和,優雅的nice媽媽。

談情緒管理之前,需要先說說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會引起我們情緒的變化,那麼真的是那些「事情本身」引起了我們的情緒反應嗎?

答案是:不全是。

因為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我們下意識會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據自己的態度,結合自己的經驗,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分析,評價這件事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然後,我們會根據這個評價/分析/判斷的結果,來給自己「選擇」一種情緒。

怎麼通過改變本能思考,來影響本能情緒呢?這就是心理學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緒反應的ABC模式。

A(Activating Event)——事件或情境

B(Beliefs)——你對這個事情或情境抱有的信念(即你的態度,想法,評價,解釋)

C(Consequences)——結果:情緒結果(比如焦慮),行為結果(比如攻擊性),生理結果(如心悸,手腳冰涼)

正是因為我們的情緒並不完全是由所面對的事情所決定的,而是由我們的看法決定的。

03

為了更好的進行說明,我們來舉1個例子:

幼兒園微群有幾個媽媽曬各種曬娃虐狗,很煩。

Step1 思考:這幾個媽媽是裝逼犯。

Step2 情緒:超不爽

Step3 行為:找閨蜜冷嘈熱諷背地說風涼話,群里見到就針鋒相對話里藏針,發朋友圈諷刺這些裝逼犯。





此行為有可能引發更多衝突,但不爽憋在心裡不爽又可能引發撕娃等下意識連環行為。

Wait,wait,wait,畫面倒退,再來一次

Step1 思考:1)她們不是裝逼犯,而是人家生活本來就那麼高逼格。

2)她們是裝逼犯,不過如果換做我我也會裝逼吧。

3)為什麼我會不爽?是不是我被傷了自尊?

Step2 情緒:沒什麼值得不爽的。

Step3 行為:該幹嘛幹嘛

看完這個例子,是不是發現:我們對問題的看法決定情緒?

一些常見的思維習慣/思維模式會使你對情況出現誤判,從而導致壞心情,並再接再厲地影響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然後你就一渣再渣了。

那麼,找到並處理這些錯誤的想法,重新修訂你的判斷與結論,就可以幫助我們從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圈套中走出來,所以,我們在ABC的基礎上,再加上:

D(Disputing)——找出你通常使用的那些有可能會誤導你,使你得出不準確結論或判斷的錯誤的思維模式。

E(Effective Rational Beliefs)——找到新的有效辦法,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常見的錯誤思維有:

1.完美主義,控制欲:對自己,對事情要求過高,如:

「娃一定要聽我的,不然就是不聽話」

「我安排好的事情絕對不能出亂子」

「一切都必須完美」

「我絕對不能發脾氣」

「我們絕對不能吵架」

2. 貼標籤:對自己,別人或事情下籠統的結論。

如:

「我XXX沒做好,我是個笨蛋。

「娃幼兒園沒拿獎,娃是個笨蛋」

3. 忽略正面,關注強調負面:注意力總是集中在負面上就註定了橫豎不高興的基調:

「這次股票雖然賺了一倍,但我當初怎麼只投了這麼少?虧死了!」

4. 妄加揣測:從別人的行為中推測他們的想法或行動會對自己不利。

如:

「XXX看到我都沒跟我打招呼,是不是討厭我了?」

「娃老師沒過來找我聊天,是不是我家比較不受重視?」

5.迷信壞運氣:經常用不充分的證據來預測最壞的結果。

如:

「一大早就踩狗屎,今天恐怕一天都會倒霉。

6. 片面誇大或災難化:把事情的重要性看的非常大,把事情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影響過度化。

如:

「如果老公離開我,我就活不下去了。

「娃考不進這所學校這輩子就沒希望了」

7. 直覺推理:根據自己的感覺而不是事實來評判事情。

如:

「我現在有不好的預感,這事我一定會搞砸。

8. 單純責怪別人或單純責怪自己

「反正我沒錯,永遠都是別人的問題」

"他離開我,是因為我不夠好。

"

9. 「我受不了了」:面對挫折和困境時,把自己的承受能力看的很低,認為自己無法承受。

如:

「在尖峰時間擠地鐵,我可受不了。

「 這件事太難了,我做不來。

上面這些思維模式看著熟悉嗎?比男性更依賴感性思維的女人,非常容易踩坑。

上面是女人常踩的9個坑,一旦這樣的思維出現,消極想法噴涌而出,負面情緒就接踵而至了。

所以,一旦有負面情緒出現的時候(感到不爽)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

畫面倒退,再來一次這時候,立刻掃描自己的腦海,看看是不是在事情發生時自動套用了上面的其中一種思維習慣,一腳踩進了大坑。

然後切換到合理的思維方式,這裡給出6個:

1.接受不完美

人類天然地對自己,他人和身邊的事物有一種期待和想像,我們希望一切和自己的期待一樣發展。

然而因為我們對自身,對客觀事物和規律了解的不透徹(我們只能不斷接近,而永遠不能完全地了解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世界)所以永遠存在「事與願違」。

這就是「不完美」的本質,所以,一旦你對自己和對世界的認知不是高度接近現實的話,「不完美」這個現象就是永遠存在的。

所以你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話,唯一的解決方法是提高自己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程度,而不是生悶氣。

提高自己對世界的認知不是那麼一時半刻的事情,所以,更好的方法,是接受萬事其實「不完美」這個事實。

建議:更好的思維方式是把自己的期待(所謂「完美」)定位100分,然後對事物真實情況做一個打分評價,60分以上就不抱怨,80分以上就允許偷樂。

採用這個思考模式,結果不會差太多,但你會爽很多。

2.放棄100%控制

出於對「完美「的期待和「人定勝天」的不實際想法,我們自然地認為人的主動干預可以決定事情的成敗。

真正心智成熟以後你就會發現世界並不是這樣:世界不像學校教科書那樣一切都能簡化成單純的公式,而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

越想100%控制,越容易失控,對娃,對老公,對家庭甚至對職場挑戰,都是一個道理。

所以當你計劃的事情出了亂子時,真的值得那麼大動肝火嗎?是因為情況真的變得那麼糟呢?還是單純因為它和你的計劃不一樣?

建議:當事情並沒有按照你周密的計劃進行時,你的反應應該是:現在的情況比我計劃的情況糟糕那麼多嗎?不是的話,生神馬氣呢?

3. 不貼標籤:

當你再準備說自己或別人是一個「白痴」,「懶鬼」,「廢物」,等等標籤時,你可以再稍等一下,想一想你的這個標籤是否真的能準確,全面的概括或評價自己或別人。

我敢肯定答案是不能。

因為人是多面的,複雜的,可以在不同環境下切換模式的多模式生物:我親眼見到一個小孩在自己家裡野蠻霸道,一到幼兒園(是個氛圍很好的)就變成發自內心的溫文爾雅。

絕不可能用一個或幾個詞就可以把一個人準確的概括出來。

建議:當你對自己或別人(尤其是還高度可塑的娃)的做法感到不滿或失望時,記得只評價行為,而不要涉及到對人本身的評價。

例如:娃這次比賽沒拿獎,準備的時候太大意了。

4.把視野放寬:

不要只關注某一方面(特別是不好的那一面)而忽視整體,全面的看待問題,好的,不好的都列出來,以幫助你理清思路,更好的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停留在或抑鬱自責,或憤怒的情緒困擾中。

例子:經常有家長公眾號留言說,小盆友把磨耳朵套裝機子裡面的內容刪光了問我要,字裡行間夾雜了對娃多手多腳的抱怨。

我就回復到:挺好的啊,說明孩子好奇喜歡探索啊,多好的特質啊一定是個銀才!

建議: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時,強迫自己去思考這件事有沒有好的一面,想到的越多,抵消掉的負面情緒也越多。

5.尋找事實證據:

學習福爾摩斯,用事實(而不是自己的想像)來做出結論,「我覺得老公厭倦我了」或「娃可能在故意給我找麻煩惹我生氣」之類統統屬於主觀想像,而不是事實。

如果你有這個想法,你首先要把它歸類為「猜想」,你要去證實。

注意,「證實」不是「作」,如果你和老公說:「老公你是不是厭倦我了是不是是不是是不是?」 那估計現在倒真的是了。

建議:對自己的某些想法,你也可以試著通過實際行動來證實其真實性。

比如,如果你認為「我絕對受不了排隊」,那麼當你必須要排隊時,故意去選擇最長的隊伍中,同時記得不要急著生氣,而是看一看自己是否真的因排隊而精神崩潰,如果最後沒有崩潰的話,那麼「我絕對受不了排隊」就是一個錯誤的判斷,以後遇到要排隊的情況,你也不會那麼氣鼓鼓了。

6.別把自己嚇壞:

無論什麼事情,將其不利之處過度誇大,都會使人很容易被「自編自導」的恐怖片嚇壞。

合理看待事情的不利之處,將其不良後果 /影響放在的應有範圍之內,而不是過度誇張。

例子:把 「娃進不了這個學校這輩子就沒救了。

」替換成:「今後幾年會折騰一點,但不會死人。

下次擇校要早早做好準備。

當然了!情緒管理不是讓自己從此一帆風順,再也遇不到任何問題與麻煩,再也不會有任何不開心,不高興,而是讓我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對自己想法的反思,重新評價,重新修正,幫助我們以一種更為合理的,與實際情況更為相符的方式來看待問題,從而擺脫「壞」情緒對自己的影響與干擾。

自然的結果就是你更少炸毛更少撕娃,更多平和、開心、幸福啊!

————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克服敏感情緒?

情緒敏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但過度敏感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掌控波動的情緒,讓其服務於己,而非成為敵人。過度敏感的人常有被冷落的感覺,但這些情緒可能是他們臆想或者誤解他人所致。如果對日常人際交往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