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敏感情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情緒敏感是一種健康的表現,但過度敏感則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掌控波動的情緒,讓其服務於己,而非成為敵人。

過度敏感的人常有被冷落的感覺,但這些情緒可能是他們臆想或者誤解他人所致。

如果對日常人際交往充滿誤讀,那麼人就會悶悶不樂,生活不健康。

在敏感情緒與常識,自信和心理復原能力中找到平衡點,這樣你就不會對生活中的小事耿耿於懷了。

方法1:探索自己的情感

高度敏感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神經學家研究發現,人的某些敏感情緒由基因決定。

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都屬於「高敏感人群」,他們對微弱刺激的敏感度要高於常人,這些刺激對他們產生的影響也更為劇烈。

這種高敏感度與產生陣腎上腺素的基因有關。

陣腎上腺素是一種壓力荷爾蒙,同時也是一種觸發大腦注意力和反應的神經遞質。

  • 催產素也可以導致情緒過度敏感。

    催產素是一種幫助人產生愛意,維繫關係的荷爾蒙,它可以觸發敏感情緒。

    體內催產素含量較高,社會推理能力就會得到強化,這會讓人對生活的細枝末節更加敏感,也可能會讓人造成誤解。

  • 不同社會對高度敏感的人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在很多西方文化中,高度敏感的人會被認為不夠堅毅,個性怯懦,因而常被欺負。

    這種看法並沒有得到普世認同。

    在很多地方,高度敏感被認為是一種天賦,因為它可以賦予人們更好的傾聽和理解他人。

    文化背景不同,對敏感的態度看法也就不盡相同。

    此外性別,家庭環境,教育程度也可能會影響人們對敏感情緒的態度看法。

  • 學習如何更有效地掌控情緒是可行且必要的。

    如果你生性敏感,就要學會接納自我。

    通過練習你會變得不那麼敏感,但卻不可能因此而徹底改變個性。

    不要試著改變自己,做好自己就好。

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很多敏感的人都有過被羞辱和被起外號的不幸經歷,比如被叫做愛哭鬼或者牢騷大王,更不幸的是,這些羞辱會被當做標籤使用在敏感的人的身上。

敏感的人會對這些標籤信以為真,即便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給自己貼標籤,你就可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某個方面(可能是不好的方面),然後據此為自己下定義。

  • 通過重新定義自我來顛覆這些負面標籤。

    這意味著拋棄舊有的標籤,以更為廣袤的視角解讀自己。

  • 舉個例子,一個年輕人因為失落而哭泣,而旁人「愛哭鬼」的嘲諷則讓她憤然離去。

    她沒有沉溺於這種羞辱,而認為「我不是個愛哭的人。

    我有時候的確會情緒化,可能和不太情緒化的人比起來我也比較愛哭,但我在努力改正這一點。

    欺凌已經在哭泣的人是很惡劣的行為,我以後絕不能這樣對待他人。

確定觸發敏感情緒的原因。

你或許很清楚觸發自己敏感情緒的原因,也可能對此毫不知情。

人的大腦可能會發展出一種「自動應對機制」來應對某些刺激,比如壓力。

假以時日,這種應對機制就會成為習慣,讓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對某些事物做出反應。

幸運的是,你可以抑止這種機制,培養新的習慣。

  • 下次再出現恐懼,焦慮,憤怒等情緒時,停下手裡的活,將注意力集中到感官上。

    你的五感都探測到了什麼?不要評價自己的感受,只需如實記錄。

  • 這種方法其實是一種「自我觀察」,可以幫你細化構成情感的多種信息流。

    有的時候我們會深陷某種情緒不能自拔,無法理清混雜在一起的情緒與感官體驗。

    靜下心來,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感官上。

    細化這些信息有助於重塑大腦的「自發」習慣。

  • 舉個例子,應對壓力時,大腦可能會讓你心跳加劇,從而感到緊張不安。

    這種反應是身體的正常應對機制,明白這一點你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 記筆記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每次感到情緒化時,都請將這一瞬間記錄下來,你的情感,你的感官體驗,你的想法和周圍環境都要記錄在冊。

    通過了解這些知識,你就能更好的應對挑戰。

  • 有些時候,身處某地或者聞到某種熟悉香味這樣的感官體驗也會觸發某些情感反應。

    舉個例子,聞到蘋果派的香味可能會讓你傷感,因為你和你新故的祖母就常常一起製作蘋果派。

    這樣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將注意力稍稍停留在這件事上,明白為什麼你會感到悲傷:「我感到悲傷是因為我在和祖母一起做蘋果派的時候獲得了很多樂趣。

    我很想念她。

    」等悲傷過後,要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今天就來做蘋果派來紀念祖母吧。

凡事慢慢來。

探索情感,尤其是存在於某些敏感領域的情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心理學家認為,跨出自己的舒適區是成長的必要步驟,但是操之過急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 抽出時間來檢查自己的敏感程度。

    你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時,在結束情感探索後,讓自己休息休息或者做些喜歡做的事情,換換心情。

  • 因為不適和困難而刻意忽視自己的敏感情緒時,請及時做好記錄。

    拖延通常是由恐懼造成的。

    人們會因為擔心遭遇不幸產生拖延症。

    告訴自己你能夠應付這些困難,然後積極應對困難。

  • 如果你實在無法鼓起勇氣應對自己的情緒,那就為自己設定一個容易達成的目標。

    你可以先以30秒為一個期限,只要在30秒內面對自己的敏感即可。

    這些細微的努力會讓你更為強大。

允許自己感受情緒。

避免過度敏感並不意味著你不能感受自己的情緒。

壓抑或者否認自己的情緒可能會造成傷害。

你應該承認諸如憤怒,傷感,恐懼和悲慟這樣的負面情緒,而不是任其掌控你的心情。

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是構成健康情感的要素。

  • 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空間,能讓自己表達自己的情感。

    舉個例子,如果你因為失去而感到悲哀,給自己一些時間來緩解。

    掐好時間,探索你的情感,哭一場,或者品味內心的感受,選個你覺得合適的方法即可。

    時間到了以後,就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當中。

    正視自己的情緒,你就會感覺好一些。

    不要一整天都悶在一種情緒里,這樣對身體不好。

    有一個能夠抒發情緒的安全空間,你就能更好的擔起日常生活中的責任。

方法2:檢視自己的想法

認知扭曲可能會造成過度敏感,因此需要對其進行了解。

認知扭曲是大腦長期形成的不良思考與反應習慣。

你可以學習如何辨別認知扭曲,如何加以應對。

  • 認知扭曲通常不會單獨出現。

    在你探索自己的思考模式時,你會發現面對單一情感或事件時,認知扭曲會以多種形式出現。

    多花些時間了解自己的應對機制,以便理解哪些是有益的,而哪些則毫無用處。

  • 認知扭曲的形式有很多,與過度敏感相關的常見問題有個人化,貼標籤,說話總愛帶「應該」二字,感情用事和急於下結論。

認識並拒絕標籤化。

標籤化的想法非常極端,且通常與個人化同時發生。

在給自己貼標籤的同時,你因為某個事情或者行為而對自己一概而論,而這些事情並不能代表你的為人。

  •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論文得到了差評,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一事無成。

    將自己定義為一事無成意味著你對自己沒有信心,也不願意為改善自我而做出努力。

    這種想法會讓你感到羞愧,也會讓你難以接受批評,因為你會把所有的批評都看作是對你的指責。

  • 正確認識錯誤和挑戰,總結經驗,為以後的成長努力。

    與其因為論文得到差評而自怨自艾,不如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總結經驗。

    你可以這麼想:「我這次論文寫的不好,真是讓人難過,但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會和老師談談,爭取下次寫得更好。

認識並改正說話總愛帶「應該」的壞習慣。

「應該」式的句子會給自己和他人設定難以企及的標準,因而造成傷害。

說這種話的人總是將過多的精力放在外界的看法上,因而忽視了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一旦你完不成「應該」完成的事情,你就會懲罰自己,從而喪失改變的意願。

這種說話習慣會造成負罪感,失落甚至是氣憤。

  • 舉個例子,你可能會這麼對自己說:「我真該減肥了。

    我不能再這麼懶了。

    」這麼做其實是借著負罪感來激勵自己,但是負罪感並不能很好的激勵一個人。

  • 了解「應該」背後隱藏的原因,改正這種思維模式。

    舉個例子,你覺得自己「應該」減肥,是因為旁人的意見?還是迫於社會審美的壓力?這些原因是不健康的,也不應該成為做事的理由。

  • 如果你因為醫囑,覺得為了健康「應該」減肥,那就轉換這種「應該」的思想,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我希望獲得健康,因此我要多吃有益健康的食物。

    」這麼想會讓你避免過度敏感,讓你更積極地應對挑戰,也利於你的長期發展。

  • 帶「應該」的句子也會讓你在與人交流時產生敏感情緒。

    舉個例子,如果談話的對方沒有按照你的期冀表現,你就會覺得很沮喪。

    如果你覺得對方「應該」對你說的話感到激動,但對方卻沒有按照你的想法表現,你就會感到不悅。

    你無法掌控他人的情感和反應,因此不要對對方要求過多。

認識並改正急於做出結論的習慣。

急著下結論和感情用事原理相似,急於下結論的人通常會罔顧事實,只關注負面的內容。

在極端情況下,他們會任由負面情緒蔓延,讓事情變得不可一發而收拾。

  • 揣測他人心思就是一種急於下結論的情況,可能造成過度敏感的情緒。

    當你試著解讀他人想法時,你會覺得旁人對你持有負面態度,哪怕這只是你的臆想。

  • 舉個例子,如果伴侶沒有及時回覆你的簡訊,告訴你晚飯想吃什麼,你可能會覺得對方是在忽視你。

    雖然沒有證據支持你的猜測,你卻會因此感到痛苦甚至氣憤。

  • 預測未來也是一種急於下結論的情況。

    你可能會斷言事情的發展不盡人意,哪怕沒有任何證據支持你的想法。

    舉個例子,你或許因為怕遭到老闆否定,就徹底放棄提出新的項目計劃。

  • 急於下結論的一個極端例子就是把什麼事情當往壞處想。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伴侶沒有回覆簡訊,你可能會覺得對方生你的氣了。

    進而你會覺得對方不想和你說話,因為她藏著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她不愛你了。

    你可能覺得這段感情徹底完了,你只能孤獨終老在父母家的地下室里度過殘生。

    這個例子很極端,但是卻揭示了急於下結論的人的跳躍式邏輯。

  • 為了不要揣測旁人的想法,你可以開誠布公的與人交談。

    不要對對方心懷抱怨或指責,問清除事實。

    舉個例子,你可以發信息給伴侶,「嘿,你有什麼想和我說的嗎?」如果對方給予否定回答,請相信對方。

  • 為了避免隨便揣測未來,或者過度悲觀消極,請仔細檢查每一步思緒的邏輯。

    你的猜測有依據嗎?現實是否與你的想法一致?通常情況下,你會發現自己跳躍邏輯的漏洞,加以練習,你就可以避免跳躍式的邏輯思維。

方法3:採取行動

冥想。

冥想,尤其是正念冥想可以幫你控制情緒。

正念冥想的重點是承認並接受當下的情緒,不帶絲毫感情色彩。

這種做法有利於克服過於敏感的情緒。

你可以參加冥想課,按照網上的指南練習冥想,或者自行練習。

  • 找個安靜且不會被打擾分神的地方。

    在地板或直背椅子上坐直,身體坐不直,呼吸就難以順暢。

  • 將注意力集中在基本的呼吸元素上,開始冥想。

    你可以將精力集中在胸口的起伏,呼吸的聲音上。

    深沉平穩的呼吸,花幾分鐘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上述呼吸元素上。

  • 將注意力擴散到感官上。

    你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聽覺,觸覺和嗅覺上,這麼做可以讓你閉上眼睛,不受花花世界的紛擾。

  • 接受你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對其做出評價。

    在這些感受想法逐漸增強時,最好承認它們的存在。

    比如「我現在覺得指尖發涼,我覺得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

  •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請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呼吸上。

    每天花15分鐘冥想。

學習有效溝通。

很多時候,因為無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人們會變得敏感異常。

如果在交流中過於被動,你會難以拒絕他人,或者無法與人開誠布公地交流想法和情感。

學習如何有效地溝通可以幫你將思緒和感受傳達給旁人,會讓你感到被重視和尊重。

  • 用第一人稱句來表達情感,比如「你約會如果遲到我會傷心」或者「我習慣提前到達約會地點,因為我擔心遲到」。

    這麼做可以避免對方覺得你在指責他,同時也能將焦點放在你自己的情感上。

  • 談話時就談話內容問一些問題。

    尤其是那種情感豐富的談話,多問幾個相關問題可以讓你更好地了解談話內容,避免反應過度。

    當對方說完話後,你可以這麼問:「你剛才說的_是這個意思嗎?」然後給對方機會來說清楚。

  • 避免「絕對命令」。

    像「理當」「應該」這樣的詞帶有道德評判的意味,會讓人覺得你是在指責或要求對方。

    將上述詞語換成「我覺得」「我希望你能」。

    舉個例子,與其說「你應該記得把垃圾丟掉」,不如換個方法說「我希望你能記得丟垃圾,你如果忘了,所有的事情就得我做了。

  • 不要胡思亂想。

    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知道一切,多聽聽別人的想法和經驗。

    詢問對方意見時可以說「你怎麼看?」「你有何意見嗎?」

  • 承認每個人的經歷不同。

    爭執誰對誰錯會讓你覺得大受刺激和氣憤。

    情緒是主觀的產物,很少分對錯。

    討論時加一句「我的經歷和你不同,」然後對他人的情緒也加以認可,讓每個人都能各抒己見。

等冷靜下來再做決斷。

感情會影響你對事件的態度。

衝動時做出的決定會讓你日後後悔。

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冷靜,然後再做決斷。

  • 捫心自問,如果某些情況發生了,你會怎麼做。

    「如果我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從正反兩方面多考慮事情的後果以及你所採取的措施,然後做出合理的決斷。

  • 舉個例子,你可能剛和伴侶激烈爭執了一番。

    你氣憤異常,傷心欲絕,想要即刻就離婚。

    花些時間考慮考慮後果。

    如果提出離婚會發生什麼?你的伴侶會覺得傷心難過。

    當你們都冷靜下來後,她會覺得生氣的你是不可信的。

    她可能會壓抑自己委曲求全,這些是你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對自己和他人心懷憐憫。

你可能因為自己的過度敏感而可以避免那些讓自己壓力大或不愉快的場合。

你可能覺得一段關係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因而不願保持人際關係,或者只保持很淺的交情。

如果你覺得受傷,不要惡意揣測,要對每個人懷有理解和同情,包括你親朋好友在內的所有人其實都會犯錯。

  • 如果你感到受傷,可以通過有效的溝通告知愛人。

    他們可能並不知道你受傷了,如果他們真的愛你,就會想法在今後避免同類狀況。

  • 不要指責他人。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朋友忘記和你約定一起吃午餐,你因此覺得難過,不要直接走上前去說「你忘了我,讓我真的很不開心」,而要說「我因為你忘記了咱們約定好的午餐而難過,花時間和你相處對我而言很重要」。

    然後請對方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問他「是不是出什麼事情了,願不願意和我談談?」

  •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討論自己的感情和經歷的,對剛發生的事情更是如此。

    如果你的愛人不想立即和你分享自己的感受,不要覺得難過。

    這不代表你做錯了事情,對方只是需要時間消化情緒。

  • 對自己要像對好友一樣好。

    不會對朋友說的傷人話對自己也不要提。

如有需要,請諮詢專業醫生。

有時儘管努力應對敏感情緒,你還是會感到壓力。

和專業醫生交談可以讓你在安全友好的環境中探索自己的情緒和反應。

專業訓練過的治療師或者諮詢師能幫你發現有害的思維模式,教你用新方法健康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 敏感的人可能需要外界幫助來應對負面情緒,處理情緒問題。

    看心理醫生並非是患有心理疾病的徵兆,這只是幫你獲得處世的有用技巧。

  • 一般人會從精神醫師那裡獲得幫助。

    即便你沒有精神病,也沒有遭遇重大打擊,多和諮詢師心理醫生聊聊也是有好處的。

    這些心理醫生就和牙醫外科醫生一樣。

    儘管和治療外傷相比,心理治療有時被看做是禁忌,但很多人都通過心理治療變得更健康了。

  • 很多人覺得人就應該自強,忍住一切苦痛。

    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好的。

    盡力克服情緒問題無可非議,但這不意味著你不能獲得外界幫助。

    某些病症,比如抑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等會讓病患無法自行解決情感問題。

    這種情況下尋求外界幫助並沒什麼過錯,這證明你在乎自己。

  • 大部分諮詢師和治療師都無權開藥。

    但這些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知道何時該為你找個專家或藥劑師,讓他們來為你確診開藥,治療焦慮症等疾病。

過度敏感可能是抑鬱症等其他心理疾病的症狀。

很多人生性敏感,自幼便是如此,那敏感對他們而言就不是疾病,只是一種性格特徵。

如果一個人從正常情況下變得異常敏感,出現愛哭易怒等症狀,這有可能是罹患心理疾病的徵兆。

  • 有些過度敏感是由於抑鬱造成的,會讓患者飽受各種情緒的折磨(好壞情緒都可能會出現)。

  • 體內化學物質紊亂也可能導致過度敏感。

    孕婦可能會非常情緒化,青春期的男孩也可能會很情緒化。

    某些藥物和治療也會導致情緒變化。

  • 專業醫師會對你進行抑鬱症初篩。

    自我診斷非常方便,但最好由醫生來判斷一個人究竟是抑鬱還是因為某些原因導致的過度敏感。

要有耐心。

感情的成長和身體成長一樣,需要時間,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問題。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你需要的是從錯誤中汲取經驗。

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是很正常的。

  • 敏感的青年會比敏感的成人遇到更多問題。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更有效的掌控情緒,獲得珍貴的經驗。

  • 切記,在做事情前先要做好全面的了解,否則就像沒看清楚地圖就誤闖新地區一樣,會因為準備工作沒做好而迷失方向。

    探索你思緒的地圖,你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敏感,找到應對敏感情緒的方法。

小提示

  • 對自身不足的同情可以消除羞恥感,增加你對他人的同情。

  • 你無需跟所有人都解釋自己的焦慮,給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找藉口。

    不聲不響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 應對負面情緒。

    憋在心裡的負面情緒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如果你覺得自己想法過激,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這麼對旁人,他們會怎麼想?

  • 觸發情緒波動的原因是非常個人化的。

    就算你認識的人會因為同樣的原因同樣的事情而產生同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對你和他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

    令情緒波動的原因不具備普便規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處理好你的悲傷情緒,避免引發抑鬱症

大多數人認為悲傷是一個「問題」或消極情緒。悲傷的人往往試圖忽視或掩蓋悲傷,但感到悲傷是對生活中困難事件的正常情緒反應。但是長時間的悲傷可能會引發抑鬱症。所以就要學會處理悲傷情緒,尤其是長時間的悲...

學了這個尷尬症不存在的

尷尬是人類正常的情感反應,會讓人感到孤單無助。世界各地的人都會感到尷尬,有些動物也會表現出難為情。尷尬或許會讓人倍感不適,但卻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社交功能,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是否要相信對方,或者...

大腦躁動不安,如何有效鎮靜?

人人都有擔心的時候。可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大腦一直躁動不安,那麼你可能就需要設法安撫它或給它清除雜念了。冥想、瑜伽和正念都能幫助你清除雜念,平息各種念頭。此外,你也可以學習一些方法讓自己遠離焦...

教你面對負面情緒的五種方法

憤怒、妒忌、焦慮、恐懼、自卑、無力感、罪惡感、無存在價值......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以及過去的生命中或多或少都曾經感受過這些負面情感,有時我們等待時間將一切淡忘,但時常我們只是選擇逃避這樣的感受...

什麼生肖的人靠情商不靠顏值

生活中我們經常要做的就是與人溝通,與人溝通幾乎成為了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與人溝通講究的是情商,情商高的人溝通起來就更有優勢,那麼十二生肖中什麼生肖的人靠情商不靠顏值呢?

2018升職加薪從消滅這些情緒開始!

此專題使用北美最受熱捧的認知行為療法,為心理學知識零入門的你,量身定製了一套情緒管理的錦囊秘籍,助你在2018升職加薪,走向事業和人生的巔峰。此系列共四篇,請按順序仔細閱讀,歡迎大家的吐槽~

心情不好怎麼辦?3招即可解決

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許你有自己的應對方法,比如追劇、看電影、聊天、狂吃、運動等等,這些方法只是讓自己轉移了注意力,以迴避壞心情,但壞心情也有可能再次回來。本文將介紹三個更有針對性的方法。方法一:傳...

《改善情緒的正念療法》:8周練習緩解抑鬱

大約12%的男性和20%的女性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患上抑鬱症,任何一個時間點都有5%的人口正經歷著嚴重的抑鬱。抑鬱早已成為潛伏在你身邊的殺手。任何感受過抑鬱的人都明白,當我們悲傷的時候,所有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