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諾號成功進入軌道,投入「夫君」木星的懷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歡迎來到木星!」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娜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一片沸騰,朱諾號探測器團隊成員歡呼擁抱著。
NASA的科學任務理事會管理者傑夫·約德發出感嘆:「這是驚人的成果。
」
「你們是最好的團隊!我們完成了NASA有史以來最難的任務,」NASA朱諾任務團隊的首席研究員斯考特·波頓說。
傑夫·約德(Geoffrey Yoder)
北京時間7月5日11點18分,朱諾號探測器終於結束了5年的征程,順利抵達木星極地軌道。
NASA宣布,已經收到回傳信號,朱諾號成功啟動主引擎。
經過執行木星軌道切入( JOI )動作,於11點53分順利接入木星極地軌道,成為其人造衛星。
朱諾號抵達木星,被科學家們稱為一場「完美的婚禮」。
朱諾號的命名來自羅馬神話中的女神Juno,她是天神Jupiter(即木星的英語名稱)的妻子,可以透過雲層看穿一切,現實中的朱諾號裝備有微波探測器,可以探測木星大氣內部幾百公里深的情況。
木星是太陽系內體積和質量最大、自轉最快的一顆氣態行星,成分和太陽極其相似。
科學家認為,木星是太陽系最古老的行星,在太陽形成後就已誕生,通過研究木星可以追溯太陽系歷史的源頭。
朱諾號Waves研究小組聯合首席研究員威廉·科爾斯認為:「如果你想了解行星和地球的起源,必須從木星開始。
」朱諾號將探測木星的大氣成分,揭開正在縮小的大紅斑的秘密,同時朱諾號還將描繪木星引力場、磁場和質量的分布,並探測木星是否有一個由重元素構成的核心。
朱諾號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整個探測任務的運行。
它是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計劃實施的第二個探測項目。
在朱諾號之前,美國曾於1989年發射過專門探測木星的「伽利略」號探測器,獲得了大量有關木星的探測數據。
伽利略號已於2003年9月按程序墜毀在木星上。
2016年6月11日,朱諾號開始全天候從地球收發數據;6月20日,用於保護主引擎免受微小隕石和星際塵埃損壞的防護罩開啟;6月28日,朱諾號推進系統將開始增壓,做最後準備;7月4日,朱諾號關閉與進入軌道無關的所有設備,打開推進器,進入木星軌道。
當地時間2016年6月21日,朱諾號在離木星6800000英里(10.9萬公里)的距離獲得的影像。
朱諾號的體重是3625公斤,其中包括1280公斤的燃料和752公斤的氧化劑,這些是Juno團聚路上和團聚後消遣度日的動力來源。
Juno是21世紀展開尺寸最大的深空探測器,它的翼展直徑寬達20米,之所以尺寸大原因在於朱諾號身上的巨大太陽能帆板,帆板面積高達60平米。
為了承受100萬倍足以致人死地的輻射劑量,朱諾號內核是RAD750抗輻射處理器。
木星磁場強度遠大於地球,大約為後者的2萬多倍,這是目前在太陽系中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磁場結構。
每次穿過木星彩色雲帶的旋渦,朱諾號都會暴露於木星惡劣的輻射環境當中,受到多種高能粒子的攻擊。
朱諾號上搭載的精密電子設備都被裝在一個鈦拱頂中,以保護它們免受致命輻射的傷害,尤其是木星赤道附近的強烈輻射。
為了避免最糟糕的電路燒壞情況,朱諾號將執行高橢圓軌道運行,高橢圓軌道是一種具有較低近地點和極高遠地點的橢圓軌道。
這種極度拉長的軌道的特點是衛星到達和離開遠地點的過程很長,而經過近地點的過程極短。
朱諾號在經過南北兩極後將回落近200萬英里的距離。
但即便如此,在任務結束前,一些設備也會被輻射「煮熟」。
朱諾號在穿越磁場的過程中,它的機載設備能夠對粒子密度的巨大變化進行檢測。
當朱諾號在6月24日首次穿越的時候在磁層外經歷了一次弓形激波,而由此產生的聲音也被錄製了下來。
威廉·科爾斯解釋道:「這個弓形激波跟音爆相似。
當太陽風以百英里每小時的速度吹過所有的星球時,突然遇到了一個障礙物,於是就出現了震盪。
」NASA表示,這個「聲音」由被困磁場邊緣低密度環境的電磁波產生。
32億公里的跋涉,NASA朱諾號即將開啟木星之旅
● ● ●經過5年、近20億英里(約32億公里)的航行,美國宇航局(NASA)朱諾號(Juno)探測器即將飛抵木星,並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正式駛入木星軌道。據NASA預計,最簡單的無線電訊號...
飛行5年「朱諾」親密接觸木星
美國航天局4日確認,經過近5年飛行,「朱諾」木星探測器於太平洋夏令時4日20時53分(北京時間5日11時53分)成功進入繞木星軌道。「朱諾」成功進入木星軌道太平洋夏令時當天20時18分(北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