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 ... 郭沫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郭沫若字鼎堂號尚武出生郭開貞(1892-11-16)1892年11月16日 大清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逝世1978年6月12日(1978歲-06-12)(85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北京醫院國籍 大清(1892年–1911年) 中華民國(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978年)籍貫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職業作家、歷史學家活躍時期任期:1949年10月-1978年6月政黨 中國共產黨配偶張瓊華、佐藤富子、于立群兒女8子3女,包括郭世英父母父親:郭朝沛母親:杜遨貞獎項蘇聯列寧和平獎(1951年) 學歷 九州帝國大學 經歷 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1926年-1927年) 國民革命軍北伐軍總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1938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人文及社會科學組,1948年) 中國科學院院長(1949年10月-1978年6月) 中國文聯主席(1949年後)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 中國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8年9月-1978年6月) 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 學術工作主要領域中華文化、中國歷史 郭沫若第1-5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任期1954年-1978年6月委員長劉少奇->朱德->葉劍英中國科學院院長任期1949年10月-1978年6月總理周恩來->華國鋒前任首任繼任方毅 上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郭沫若足印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高汝鴻、麥克昂、易坎人、谷人、愛牟、杜荃、石沱等,後以家鄉大渡河和雅河的別稱「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晚年敬稱郭老,男,四川樂山人,客家人,中國現代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

郭沫若歷經清末、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統治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等多時期,經過辛亥、北伐、土地革命、抗戰、內戰、三反五反、反右擴大化、文革等諸多重要歷史節點,是一位備受爭議、值得探討的多重身份歷史人物。

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人之一、中國歷史劇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觀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甲骨學四堂之一,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以後,曾任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文聯首任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取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

目次 1生平 1.1祖籍 1.2早年 1.3流亡日本 1.4抗戰和內戰時期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 2影響及評價 2.1與魯迅關係 2.2有關外蒙獨立 2.3與史達林 2.4政治運動時期 3筆名和別名 4文學成就 4.1詩 4.2散文 4.3小說 4.4自傳 4.5戲劇 4.6譯作 5史學成就 5.1著作 6書法 7家庭 7.1張瓊華 7.2佐藤富子 7.3于立群 7.4其他 8遺蹟及紀念 9注釋 10參考文獻 10.1引用 10.2來源 11外部連結 生平[編輯] 祖籍[編輯] 據樂山《郭氏家譜》所載,郭沫若的祖籍福建汀州府寧化縣。

先祖郭福安為郭子儀之後裔。

郭沫若在《德音錄·先考膏儒府君行述》中云:「吾家原籍福建,百五十八年前(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由閩遷蜀,世居樂山縣銅河沙灣鎮」,「入蜀四代而至秀山公(沫若祖父),族已昌大」。

福建寧化縣屬閩西客家地區,不過郭沫若已是入蜀第六代,是否會客家話,是否自認客家人,有待文獻發掘;後世客家研究有時追認他是客家人。

郭沫若曾祖父郭賢惠之先輩由寧化縣來四川之時「做苧麻生意」,採集寧化野生苧麻,跟隨入川之馬幫,到今日之牛華鎮(即郭家早期之坐房)進行交易,並於後來開拓麻布生意成功後繼而開設13座驛站。

早年[編輯] 郭沫若是四川省樂山縣人,少年曾就讀於成都石室中學。

父親郭朝沛經營商業。

母親杜遨貞,是一個沒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兒。

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

1921年1月,還在上學的郭沫若以病假名義休學3個月,以便前往京都帝國大學旁聽文科。

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書中洋溢著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為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與郁達夫等人一同創立文學學社「創造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

1922年3月15日《創造季刊》問世。

這一時期郭沫若的詩作,同胡適等人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作品,影響了日據時期台灣的早期新詩創作[1]。

郭沫若雖熱衷文學,卻沒放棄自己原本的學業,1923年他獲得了九州帝國大學醫學學士學位。

1926年3月赴廣州就任廣東大學文科學長,兼任第六屆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

中共廣東區學生運動委員會書記惲代英代表黨組織建議郭沫若去黃埔軍校做一些宣傳工作,這時北伐戰爭即將開始,郭沫若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行營秘書長。

北伐軍攻克武昌後,郭沫若升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中將副主任(主任是鄧演達)。

不久赴南昌兼任總政治部駐贛辦事處主任,郭沫若升任南昌特別黨部執行委員、總司令部行營政治部主任,每月加發200元津貼。

1926年到1927年兼任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

九江三一七慘案與安慶「三二三慘案」之後,蔣介石著手清黨,郭沫若隱蔽在朱德的家裡,寫下了聲討蔣介石的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發表在《中央日報》副刊,指出「蔣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紳、貪官汙吏、賣國軍閥、所有一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是「一個比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等還要凶頑、還要狠毒、還要狡獪的劊子手」。

四一二事變後,郭沫若是武漢國民政府的第二方面軍(司令張發奎)政治部中將主任。

郭沫若於1927年8月4日深夜抵達南昌,參加八一南昌起義,這時才知道他已經被推舉為革命委員會委員和七人主席團成員,兼任總政治部主任和宣傳委員會主席。

8月5日,按原計劃起義部隊離開南昌南下潮汕、東江。

1927年9月初,南昌起義軍到達瑞金,在一所小學校裡由周恩來、李一氓作介紹人,郭沫若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同時宣誓入黨的還有賀龍。

1927年10月初,起義部隊在潮汕被打散,郭沫若等四人在普寧縣隱蔽了10天後,由神泉搭船前往香港,10月下旬抵港。

一個月後由香港回上海。

1927年12月23日蔣政府發出通緝郭沫若,十年後至1937年才撤銷通緝令。

與周恩來會晤後安排郭赴蘇,但郭沫若患上了嚴重的斑疹傷寒,住院治療了一個多月,錯過了航班。

這次大病,造成一隻耳朵終生全聾。

1928年2月周恩來與郭沫若談話,令其保留黨籍出國前往日本避難,做學術研究積累聲望,將來以公開的無黨派面目做文化圈的領袖。

1928年2月24日,郭沫若化名吳誠,從上海乘船赴日。

流亡日本[編輯] 郭沫若在流亡日本期間受到日本憲兵和警察的長期監視和騷擾。

同時開始研究甲骨文、金文。

1930年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通過引用當時的歷史文獻資料與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學發展規律的論斷,提出中國同樣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但此理論後來遭到黃現璠等人的質疑,黃曾於1979年著文提出,認為中國沒有奴隸社會),郭沫若由此在中國開創了唯物史觀派,該學派在此後占據了中國大陸學術界的主流地位。

隨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綱領的中國共產黨走上執政舞臺,該書的觀點被當作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小學課本的參考教材之一。

郭沫若憑藉這一時期的古文字研究,發表了《古文字研究》、《殷周青銅器文字研究》、《金文叢考》、《卜辭通纂》,轟動了學界,成為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賓並稱甲骨四堂,並藉此於1948年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在日期間,郭沫若還翻譯出版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德意志意識形態》。

郭沫若反對國內的夏衍、周揚提出的「國防文學」主張,持堅決反蔣的態度。

直至看到了中共的《八一宣言》,才轉變態度,認識到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國防文學也是個正確的口號,並說:「好,黨決定了,我就照辦,要我做喇叭,我就做喇叭」。

[2]此後郭沫若發表了《在國防的旗幟下》等文章。

1937年5月下旬,郁達夫從南京來電,謂「委員長有所借重乞速歸」,郭沫若等了一個多月遲遲不見南京方面有所動靜,給在陝北的李一氓寫信:「二萬八千里的行程,我的肉體未能直接參加,我是十二分抱歉的。

但我始終和從前一樣……」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政府加緊了對郭沫若的監視。

7月25日,蔣介石允准撤銷對郭沫若之通緝令;是日,流亡的郭沫若,化裝乘加拿大籍「日本皇后號」頭等艙回國;7月27日至上海;7月2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知照行政院、司法院、軍事委員會,取消對郭沫若通緝令[3]:5518。

行前未告知日籍妻子與孩子們。

抗戰和內戰時期[編輯] 1937年7月27日下午,郭沫若登陸上海,隨後創辦《救亡日報》為淞滬抗戰鼓動宣傳。

回國後前往南京拜謁蔣介石,然後發表了一篇《蔣委員長會見記》,對蔣介石進行歌頌,不久拜見汪精衛。

夏衍回憶:「在這一段時期內,最使我感動的是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周恩來同志的出自內心的敬愛。

有一次對我說:和蔣介石、陳誠這些人見面,在我的感情上是很彆扭的,可是和他們談話之後,我才理解到恩來同志指示的正確。

」[4]淞滬會戰失敗後,郭沫若經香港至廣州,於1938年1月1日復刊《救亡日報》。

旋即接到在武漢的陳誠電報,請郭沫若立至武漢,要事相商。

1月9日抵漢之後,從黃琪翔處獲悉是陳誠邀請郭就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三廳廳長之職。

在武漢的周恩來、董必武、林伯渠、王明、博古等中共長江局領導勸說郭就職。

周恩來說:「有你做第三廳廳長,我才可考慮接受他們的副部長,不然那是毫無意義的。

」即指副部長是虛職,而三廳廳長是實職可以做大量實際工作。

3月中旬,郭沫若接受了軍委會政治部三廳廳長職務。

中共長江局決定把三廳作為抗日統一戰線的機構,動員安排了大量文藝界抗日名流人士入三廳工作,包括:胡愈之、陽翰笙、郁達夫、徐悲鴻、沈鈞儒、田漢、冼星海、洪深、馮乃超等在三廳任職。

1938年4月1日,政治部三廳正式在武漢工作,投入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戰文化運動,如「擴大宣傳周」、「七七獻金」等活動,發動歌詠、話劇、電影等各界一同宣傳抗戰。

郭沫若特別重視把三廳的文藝宣傳對象擴大到廠礦工人和下層民眾,貫徹中共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原則。

這也引起了政治部主任陳誠為首的國民黨一部分人的反感。

郭沫若在武漢、重慶期間,已經恢復了黨員的秘密身份,與周恩來、鄧穎超在一個黨小組中開會。

郭沫若還與鄧穎超一起作為入黨介紹人,發展於立群入黨。

1938年胡風指出當時的文化界「沒有像魯迅先生那樣一聲號召可以波動世界的大作家。

」周恩來認為郭沫若適合扮演這個角色。

於是周向中共中央提出這個建議。

1938年夏天,中共中央黨內決定:郭沫若為魯迅的繼承者、中國革命文化界的領袖。

[5]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前夕,郭沫若隨周恩來撤離武漢,輾轉來到重慶。

1940年1月11日,郭沫若在創刊兩周年的《新華日報》上批評蔣政府「連話都不如老百姓說,那是很危險的。

反之,能代表老百姓說話的,那力量是比長江大河還要大」。

1940年9月,蔣介石突然下令免去郭沫若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職務,調任政治部設計委員閒職,並明文要求軍委會工作人員一律加入國民黨。

郭沫若以及三廳內的大批文藝界人士遞交辭呈。

周恩來找到信任政治部主任的張治中勸說。

蔣介石召見郭沫若、陽翰笙等人宣布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安置以郭沫若為首的這批人,並可以不加入國民黨。

中共中央南方局決定同意此項決定,借政府機關招牌開展有理有利有節鬥爭,擴大抗日統一陣線影響。

1940年12月7日,文化工作委員會成立,明文規定:文工會只能潛心研究文化,不能對外從事政治工作。

郭沫若任文工會主任委員,陽翰笙、謝仁釗為副主任委員,周恩來為指導委員,除原三廳的近40人參加外,還邀請了沈雁冰、翦伯贊、胡風、陶行知、侯外廬、王崑崙等任委員。

文工會經常舉辦文藝講座、文化講座、國際問題講座、國際問題座談會和各種形式的報告會。

不久,發生皖南事變,郭沫若題詩:[6] 江南一葉奇冤史,萬眾皆先天下憂;淚眼揩乾還苦笑,暫忘家難賦同仇。

中共南方局為預防四一二事變重演,疏散在重慶的一批左翼文化人赴延安、桂林、昆明、香港等地,郭沫若奉命留在重慶,繼續主持文工會。

周恩來指示文工會「勤業、勤學、勤交友」,在活動的方式上注意了有所節制,以保存力量。

1941年為慶祝郭沫若五十誕辰和創作二十五周年紀念,周恩來安排陽翰笙把慶祝搞成全國性的政治活動,以振奮文化界自皖南事變與蘇德戰場慘敗以來的士氣。

陽翰笙約請了孫科、邵力子、陳布雷、張治中、張道藩、馮玉祥、沈鈞儒、黃炎培、鄧初民、翦伯贊、章伯鈞、羅隆基、王崑崙、屈武、黃琪翔等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四十名為慶祝活動的發起人,周恩來亦在列。

1941年11月16日作為慶祝日(此時莫斯科會戰正處於岌岌可危的時候),《新華日報》頭版刊載了周恩來的專文《我要說的話》: 郭沫若創作生活二十五年,也就是新文化運動的二十五年,魯迅自稱是革命軍馬前卒,郭沫若就是革命隊伍中人。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導師。

郭沫若便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魯迅如果是將沒有路的路開闢出來的先鋒,郭沫若便是帶著大家一道前進的嚮導。

該日下午,在重慶的中蘇文化協會餐廳和院子裡舉行茶話會,參加者兩千餘人,由馮玉祥主持,老舍、張道藩、黃炎培、張申府、周恩來、沈鈞儒等大會發言;並展覽郭沫若25年來專著、譯本、手稿八十多種約兩千餘萬字,以及郭沫若各個時期的工作和生活照片。

當天,昆明、延安、桂林、香港、新加坡等地也舉辦了文化界的慶祝活動。

紀念文章陸續刊載了半年。

慶祝活動期間,重慶上演了郭早年的話劇《棠棣之花》,周恩來建議採取「全明星」制,配角都由第一流演員擔任,郭沫若親身參加排演與修改劇本。

公映後在重慶引起轟動,周恩來觀看了七場。

劇中插曲《湘纍》成為經得起歷史考驗流傳下來的歌曲。

周恩來安排《新華日報》出專刊評論對《棠棣之花》和歷史劇創作。

也激發了郭沫若的歷史劇創作熱情,1942年1月上旬僅用9天完成五幕話劇《屈原》的劇本。

再次由重慶話劇界全明星制排演《屈原》,劇本還全文連載於《屈原》連載於1942年1月24日至2月7日的《中央日報》副刊。

1942年2月上旬郭沫若又僅用9天創作了五幕歷史劇《虎符》。

1942年五、六月,創作了五幕歷史劇《高漸離》。

1942年9月上旬,僅用5天創作了歷史劇《孔雀膽》,這是郭沫若歷史劇中唯一沒有影射當時政治的作品。

1943年三、四月,創作了寫夏完淳的歷史劇《南冠草》。

這六齣歷史悲劇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歡迎。

台大歷史系教授王遠義認為郭沫若等人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創了一條大眾形式與精英創作結合,現代性與傳統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學與文化道路。

[7] 文工會期間,郭沫若繼續從事歷史研究。

1942年4月發表《殷周是奴隸社會考》、《墨子的思想》、《述吳起》、《秦漢之際的儒者》、《公孫尼子與其音樂理論》、《呂不韋與秦代政治》、《青銅時代》和《十批判書》等。

1943年與林語堂、沈從文、施蟄存展開論戰。

1945年3月30日,政治部文藝工作委員會被張治中予以解散。

1945年6月,郭沫若由重慶乘美國軍用運輸機,轉道印度、伊朗,赴蘇參見蘇聯科學院二百二十周年紀念大會。

6月29日出席克里姆林宮夜宴,莫洛托夫、史達林、布爾加寧到場。

還參觀了列寧格勒、史達林格勒的戰爭浩劫後的城市廢墟。

日本宣布投降後,郭沫若於8月16日登機回國,在在蘇聯作訪客五十天。

8月20日抵重慶。

9月3日,與文化界人士拜會參加重慶談判的毛澤東。

郭沫若看到毛澤東用舊懷表,便把自己手上的表送給了毛澤東。

此後毛澤東長期戴這塊手錶。

此間,參加了圍繞剛公開發表的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論戰,用毛澤東原韻填詞兩闋,稱讚原詞「開生面,是堂堂大雅,謝絕妖嬈」,「何足道!縱漫天迷霧,無損晴朝」。

1946年1月10日,作為社會賢達代表出席政治協商會議,在討論擴大改組政府問題時,發言:「主席權限太大,國府委員連建議權也沒有」。

1946年5月8日,全家乘飛機去上海。

1947年11月按照中共安排,舉家搬到香港,擔負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香港分會的領導工作。

1948年8月25日,香港《華商報》副刊《茶亭》開始連載郭的《抗戰回憶錄》(後改名《洪波曲》)持續3個月。

郭沫若在日本的前妻安娜看到《華商報》後,帶兩個兒女到香港。

由馮乃超出面與安娜懇談,最後安娜接受了黨組織的安排,帶著她的兒女們去解放區大連定居。

1948年11月23日,乘船離開香港,12月1日抵達遼東的安東石城島上岸。

12月6日抵瀋陽。

1949年2月25日乘火車進京。

1948年國共內戰期間郭沫若因為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的巨大成就而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員在《知識場域的桂冠:從第一屆中研院院士的選舉談起》一文敘述了這次中研院院士選舉和郭沫若的當選過程。

[8]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編輯] 1952年郭沫若領取加強國際和平-史達林國際獎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郭沫若長期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文聯主席兩職位,並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歷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委員、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等職。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一次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在第一至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均被選為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並任全國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四屆常務委員,第二、三、五屆副主席。

1951年郭沫若獲頒蘇聯國際史達林獎。

1951年7月28日,中國史學會正式在北京成立,郭沫若做主旨發言。

1954年,中國史學會公布第一屆理事會名單,郭沫若擔任主席,吳玉章、范文瀾擔任副主席[9],同時產生43名理事、7名常委理事[10][11]。

1955年4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郭沫若的文章《反社會主義的胡風綱領》,對胡風的三十萬言書進行逐一批判。

1958年郭沫若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9年至1960年,郭沫若先後創作了以「翻案」為主旨的歷史劇《蔡文姬》與《武則天》。

1962年,為了紀念鄭成功逝世三百週年,郭沫若創作了電影劇本《鄭成功》,但因不久後即爆發文化大革命,未能拍攝。

1966年初,「文化大革命」正式爆發前夕,郭沫若以中國文聯主席身份在全國工農兵文藝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自我批判,宣稱「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

」[12],令全國知識份子驚訝恐慌。

「文革」初期,郭沫若被批判,很快就得到了特別保護[註1]。

儘管毛澤東下令保護郭沫若,但郭沫若和妻子於立群的處境還是日趨惡化。

1967年,在中國音樂學院學習的兒子郭民英自殺。

1968年,在北京大學學習的兒子郭世英被北京農業大學的紅衛兵抓去毆打致死。

1971年,郭沫若發表學術論著《李白與杜甫》,該書肯定了同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李白,同時反對將具有濃厚忠君思想的杜甫當作聖人對待[13]。

同年作為中國特使,赴伊朗參加波斯帝國成立2500周年慶典,無奈病重而折返。

[14][15] 1978年3月,郭沫若發表了《科學的春天》的書面報告(內容實為原中共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幹部胡平起草),號召知識分子鑽研學術。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

根據其遺囑,郭的骨灰灑在山西省昔陽縣大寨人民公社的梯田中。

妻子於立群則於1979年2月25日自縊身亡。

影響及評價[編輯] 郭沫若紀念塑像 郭沫若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和中國歷史學、考古學等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文學方面,被大陸官方現代文學史教科書列為「魯郭茅巴老曹」的第二位[16];在史學方面,被列為「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之一[17]。

郭沫若曾以歌德自況並被大陸文化界廣泛認可,如周揚曾對郭說「你是歌德,但你是社會主義時代新中國的歌德。

」[18];沙葉新則引用恩格斯對歌德的評價指出郭沫若作為偉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兩面[19]。

美國的夏志清對他的評價則相當低:「郭沫若是個孜孜不倦的多產作家。

他的譯作是否可靠,譯文是否可讀,大有研究的餘地。

他對古代中國的研究有無價值,也有問題。

至於文名所系的創作,實在說來,也不過爾爾。

民國以來所有公認為頭號作家之間,郭沫若作品傳世的希望最微。

到後來,大家只會記得,他不過是在他那個時代一個多彩多姿的人物,領導過許多文學與政治的活動而已」[20]。

極度推崇者有之,輕視鄙視者有之,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教授等一些嚴肅的研究學者將這種「學院派」中間和社會民眾間對郭沫若截然相反的態度稱之為「兩極閱讀」[21]。

郭沫若在台灣的學術界和政治界也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除了台灣學人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所受的浸染,不僅僅有傳統的威權時代基於政治和學術的分歧對他的批判(例如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對他的批判[22]),他對於台灣的倡導改革的人群尤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李登輝認為今日台灣的成就某種程度上歸結於胡適、魯迅、郭沫若等人所倡導的思想和社會變革的實踐[23]。

與魯迅關係[編輯] 1920和1930年代,由於郭沫若和魯迅在文學上的主張和政治態度的不同,他們之間發生了一場針鋒相對的鬥爭。

1928年初,後期創造社的幾位幹將馮乃超、李初梨等,為了推行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將魯迅當成了絆腳石。

他們以《藝術與社會生活》等文章,向魯迅發起了猛攻。

猝不及防的魯迅開始有點莫名其妙,因為他剛從廣州到上海,目的之一便是與創造社組成聯合戰線。

魯迅也不甘示弱,先後寫出了《醉眼中的「朦朧」》、《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等文進行了回答。

在論戰中,創造社元老郭沫若親自操刀,用杜荃的筆名,發表了《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一文。

其中寫道:「魯迅先生的時代和階級性,就此完全決定了。

他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

資本主義對於社會主義是反革命,封建餘孽對於社會主義是二重反革命。

魯迅是二重的反革命人物。

以前說魯迅是新建過渡期的反革命分子,說他是人道主義者,這是完全錯了。

他是一位不得志的法西斯。

」魯迅當時並沒有回擊,到了1932年8月,他在《上海文藝之一瞥》的文章中,罵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1936年8月上旬,魯迅寫出《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對兩個口號之爭發表了系統的意見。

魯迅信中的一段話說:「我和郭沫若、茅盾兩位,或相識,或未嘗一面,或未衝突,或曾用筆墨相譏,但大戰鬥卻都為著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

然而小報卻偏喜歡記些魯比茅如何,郭對魯又怎樣,好象我們只在爭座位,鬥法寶。

[24]」8月30日,郭沫若寫成《蒐苗的檢閱》,他說:「我自己究竟要比魯迅先生年輕些,加以素不相識,而又相隔很遠,對於先生便每每妄生揣測,就如這次的糾紛吧,我在未讀到那篇萬言書之前,實在沒有摩觸到先生的真意。

讀了之後才明白先生實在是一位寬懷大量的人,是『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的。

因此我便感覺著問題解決的曙光。

」 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面對全國人民哀悼魯迅的形勢,正在日本的郭沫若立即轉向,連夜寫了《民族的傑作—紀念魯迅先生》的悼文,指出魯迅的死,是「不可測算的重大損失」。

接著,他又用日文寫了《墜落了一個巨星》的悼文。

說「魯迅生前罵了我一輩子,但可惜他已經死了,再也得不到他那樣深切的關心了;魯迅死後我卻要恭維他一輩子,但可惜我已經有年紀了,不能恭維得盡致」。

郭沫若還送上了兩副輓聯給魯迅,第一副是: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第二副是:孔子之前,無數孔子,孔子之後,一無孔子;魯迅之前,一無魯迅,魯迅之後,無數魯迅。

甚至說自己是以魯迅徒孫的資格追悼魯迅。

11月3日,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東京日華學會舉行悼念活動,郭沫若也匆匆趕到現場,在悼念會上高喊:「中國之偉大人物,過去人都說是孔子,但孔子不及魯迅。

」。

在「文化大革命」中紀念魯迅時,郭沫若說:「魯迅如果還活在今天,他是會多麼高興啊!他一定會站在文化革命戰線的前頭行列,衝鋒陷陣,同我們一起,在毛主席的領導下,踏出前人所沒有走過的道路……」[25] 有關外蒙獨立[編輯] 1949年8月14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郭沫若寫於8月12日的《中蘇同盟四周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四周年紀念日在北平新華廣播電台對全國的廣播詞》,其中說:「這些歪曲中的另一個例子是關於外蒙古的獨立的。

在這一點上我想多說幾句。

反動分子企圖煽動某些中國人的大漢族主義的感情,反對外蒙古人民建立自主的人民國家。

但是請問。

外蒙古附屬於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對於外蒙古人民究竟給了些什麼福利呢?難道不是某些中國的侵略主義者,派兵攻入外蒙古,在政治經濟方面壓迫外蒙古人民,這才激起外蒙古人民脫離中國而獨立的要求嗎?我們自己在封建主義與帝國主義雙重壓迫之下差不多不能自保,難道一定要強迫外蒙古人民跟著我們殉葬嗎?我們在雙重壓迫之下,稍微有點覺悟的人便知道要求解放,難道外蒙古人民就不應該有點覺悟,不應該有解放的要求嗎?」,又說:「問題應該是——外蒙古脫離了我們之後,外蒙古人民是不是更加幸福了?事實告訴我們,外蒙古人民是更加幸福了。

前幾年國民黨政府派到庫侖去監視公民投票的一位姓包的,事畢回重慶,曾經在報上發過談話。

「庫侖街頭差不多每家人家都有了無線電。

」這是國民黨說的話,而且是有報可查的。

在得到解放之後,外蒙古人民的生活和生產不是都已經充分地提高了嗎?人民中國和人民蒙古今後應該是親密的兄弟,我們不能夠固執著那種宗主和藩屬的落後觀念了。

那是絲毫也不足引為光榮的!」[26] 與史達林[編輯] 1949年11月,郭沫若在《觀察》發表了《我向你高呼萬歲(為斯大林壽辰所作)》一詩,來讚美史達林[27]。

政治運動時期[編輯] 在「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響應文化戰線的「大躍進」,郭沫若寫了不少歌頌「大躍進」的詩歌[28],例如其詩《太陽問答》之一段:[29] “ 感謝黨呵感謝黨,黨是不落的紅太陽。

東風永把西風壓,社會主義放光芒。

鼓足幹勁爭上游,多快好省建天堂。

紅旗插遍全世界,紅旗插在山頂上。

” 1966年「文革」正式開始,郭沫若幾天內立即發表談話,對自己以前的作品全盤否定:「在一般的朋友、同志們看來,我是一個文化人,甚至於好些人都說我是一個作家,還是一個詩人,又是一個什麼歷史學家。

幾十年來,一直拿著筆桿子在寫東西,也翻譯了些東西。

按字數來講,恐怕有幾百萬字了。

但是,拿今天的標準來講,我以前所寫的東西,嚴格地說,應該全部把它燒掉,沒有一點價值。

」 「文革」期間,郭沫若的作品《李白與杜甫》是中國大陸能夠被出版的極少數非文革主題書籍,不過他在書中大舉讚頌李白,而極力挖苦杜甫,被認為是為了迎合毛澤東的個人喜好而歪曲歷史與文學[30]。

有觀點認為毛澤東並不喜歡李白,毛澤東儘管在1958年前後確實公開說過喜歡李白,但後來他對李白也有過嚴厲批評,他同王洪文、張春橋談郭沫若的《十批判書》時說:「你李白呢?盡想做官!結果充軍貴州。

」[31] 郭沫若以毛澤東的詩友著稱,和毛時有詩詞唱和。

他曾高度讚頌毛澤東的詩詞和書法,甚至將其錯別字「黃梁」也作為讚美的對象[32]。

1967年6月5日,郭沫若在亞非作家常設局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25周年討論會上,致閉幕詞《做一輩子毛主席的好學生》,並且朗誦一首詩「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獻給各位同志和同學」[33][34]: “ 親愛的江青同志,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你善於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你奮不顧身地在文化戰線上陷陣衝鋒,使中國舞台充滿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

” 1976年5月12日,郭沫若寫了《水調歌頭·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周年》[35]: “ 走資派,奮螳臂。

鄧小平,妄圖倒退,奈「翻案」不得人心。

「三項為綱」批透,復辟罪行怒討,動地走雷霆。

主席揮巨手,團結大進軍。

” 但過了五個月零九天,四人幫被捕,「文革」結束,他立即賦一首《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抨擊「四人幫」[36]: “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

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鐵帚掃而光。

篡黨奪權者,一枕夢黃梁。

野心大,陰謀毒,詭計狂。

真是罪該萬死,迫害紅太陽。

接班人是俊傑,遺志繼承果斷,功績何輝煌。

擁護華主席,擁護黨中央。

”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郭沫若 筆名和別名[編輯] 郭沫若使用過的筆名和別名超過五十個,有: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汾陽主人、竹君主人、定甫、夏社、沫、愛牟、鼎堂、高浩然、吳誠、林守仁、杜頑庶、杜荃、杜衎、坎人、易坎人、石沱生、陳啟修、李季、阿和乃古登志、蒙其外史、王假維、郭愛牟、蒙其生、蒙侄、谷人、郭石沱、佐藤和夫、安娜、鼎、楊伯勉、杜衍、白圭、戎馬書生、牛何之、羊易之、丁汝成、龍子、克拉克、江耦、有孤、藤子丈夫、佐藤貞吉、郭麥弱、高鳴、於碩等。

[37][38] 文學成就[編輯] 郭沫若生平著作超過百萬字,集結為《郭沫若全集》38卷,分為文學編(20卷,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歷史編(8卷,人民出版社出版)、考古編(10卷,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然仍有大量佚文未能收錄。

詩[編輯] 郭沫若的新詩在語言上有所突破,其處女作《女神》寫作時間和胡適的《嘗試集》是同一時期,即便論發表時間也是緊隨著胡適的《嘗試集》,所以一般認為郭沫若和胡適是漢語新詩的開創者。

[39]有些後輩詩人更進一步,例如聞一多在《〈女神〉之時代精神》中,認為郭沫若的詩歌創作大大超過了胡適,「若講新詩,郭沫若君的詩才配稱新呢!」[40]但也有某些研究者認為郭的這些詩歌往往不耐細讀,虛浮叫囂,浪漫濫情。

[41]其名作《女神》一詩,受19世紀美國詩人惠特曼的影響。

惠特曼的自由詩句子長而口語化,《女神》一詩亦著重詩句節奏,每行重複特定的字詞以帶出節奏,而不用押韻。

[42] 《「獻給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獻給各位同志和同學」》[34] 《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 《水調歌頭·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十周年》 《題毛主席在飛機中工作的攝影》 《太陽問答》 《咒麻雀》 《鋼,鐵定的一〇七〇萬噸!》 《紅透專深(調寄十六字令)》 《四害餘生四海逃》 《流溪河水庫觀魚》 《滿江紅·領袖頌》 《宇宙充盈歌頌聲》 《迎春序曲》 《臘梅花》 《女神》 《星空》(詩、散文) 《瓶》 《前茅》 《恢復》 《戰聲集》 《新華頌》 《百花齊放》 《駱駝集》 《我向你高呼萬歲----史達林元帥》 散文[編輯] 《山中雜記》 《波》 《南京印象》 小說[編輯] 《塔》(小說、戲劇) 《漂流三部曲》 《橄欖》(小說、散文) 《水平線下》(小說、散文) 《豕蹄》 《地下的笑聲》 自傳[編輯] 《沫若自傳》(4卷) 戲劇[編輯] 《三個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聶嫈) 《棠棣之花》 《屈原》 《虎符》 《孔雀膽》 《蔡文姬》 《武則天》 《鄭成功》 譯作[編輯] 歌德《浮士德》 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雪萊詩選》 史學成就[編輯] 在1930年代中期,郭沫若從理論問題轉向考証,著重考古材料而非古代文獻,也不太引用馬克思主義典籍,出版了《卜辭通纂》、《兩周金文辭大系》、《甲骨文字研究》、《青銅器研究要篆》等著作,使他成為甲骨文和金文最重要的專家之一。

[43]郭沫若對中國早期社會的觀點,「主導」了其後中國的史學;他對「封建社會」重新下的定義,既與中世紀歐洲社會不同,甚至不關乎於馬克思的理論,卻成為日後中國史學界對「封建社會」一詞的公認定義。

[44] 著作[編輯] 《甲骨文字研究》 《卜辭通纂》 《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 《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甲申三百年祭》(1944年) 《青銅時代》 《十批判書》 《奴隸制時代》 《李白與杜甫》 《中國史稿》(主持編寫) 翻譯河上肇原著《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 書法[編輯] 郭沫若以書法聞名,風格獨具特色,有「郭體」之稱。

在中國許多名勝地點的招牌和學校校名都採用郭沫若的題字,如故宮博物院、北京四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瀋陽四中、遂寧中學、浙江省桐廬縣中學、中國銀行、香島中學、榮寶齋、中國書店、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瀋陽故宮、華清池、黃帝陵、半坡遺址、吉林大學、福州大學、牡丹江醫學院、西南師範學院、成都武侯祠、濟南李清照紀念堂、承德一中、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白雲山、峨嵋山《峨嵋天下秀》、都江堰《天府源》、陝西韓城《司馬遷祠》等 家庭[編輯] 張瓊華[編輯] 1912年,郭沫若與張瓊華(1890年-1980年)在父母的包辦下結婚,五天後郭沫若離家,兩人沒有離異,以後68年張瓊華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

1939年郭還鄉時向還在守活寡的張瓊華鞠躬表示歉意。

1980年張病逝於樂山,沒有留下子女。

佐藤富子[編輯] 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與佐藤富子(1893年-1994年)同居。

佐藤富子外祖父佐藤昌介(日語:佐藤昌介)是日本北海道大名伊達氏的家臣,高級貴族武士,男爵,日本第一代現代農學家,留美農學博士,北海道帝國大學首任校長。

佐藤昌介的女兒佐藤初嫁給了宮城縣黑川郡大衡村大衡字中山三十四番地士族傳道士卯右衛門(入贅後改名佐藤右衛門)。

卯右衛門與佐藤初的長女就是佐藤富子。

佐藤富子是二人的長女。

由於佐藤富子父母極力反對與郭沫若的關係,佐藤富子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安娜斷絕了聯繫。

194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佐藤富子帶著孩子來到香港見到郭沫若,當她知道郭已另有家庭後選擇離開。

1949年後,佐藤富子幾次去北京找郭沫若協議離婚後權責問題,郭都是避而不見或藉故推脫。

後來周恩來親自出面,表示歡迎她和五個孩子都到中國來工作。

此後佐藤富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大連,改名郭安娜,跟兒子郭和夫住在一起。

郭安娜曾被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文革爆發後,受到一定影響。

在此間她還提出要回日本看她快百歲的母親,但在很長時間內未能成行。

直到1974年,八十歲的安娜才得以回日本,此次回國她處理掉了跟郭沫若一起生活過的在市川市的房子。

第二年她又到北京看望了當時已住院的郭,這也成為他們最後一次見面。

郭沫若與安娜生有五個子女: 長子郭和夫(1917年-1994年)是中國科學院的化學家。

次子郭博(1920年-)是建築家和攝影家,任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參事、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等職。

三子郭復生(亦叫佛生,1923年-)是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工程師。

女兒郭淑瑀(1925年-)。

郭淑瑀後來與林愛信結婚,生一女林叢。

林叢後留學日本,歸化為日本籍,改名藤田梨那,現任日本國士館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教授,參與創立日本郭沫若研究會[45][46]。

四子郭志鴻(1932年-)是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

于立群[編輯] 1934年,在東京的郭沫若結識岑春煊的外孫女《大公報》記者于立忱並關係親密。

1937年于立忱回到中國不久自縊身亡。

同年因中日戰爭郭沫若回中國,結識于立忱的妹妹于立群(1916年-1979年)。

1938年,郭沫若與于立群同居,並於1939年夏補辦婚禮。

兩人共生四男二女: 長子郭漢英(1939年-201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物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研究員。

長女郭庶英(194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現任北京中沛經濟發展中心總經理 次子郭世英(1942年-1968年)文革中被北京農業大學的紅衛兵抓去刑訊逼供,不久從四樓墜下而死。

三子郭民英(1943年-196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專業是小提琴。

196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文革中自殺。

次女郭平英(194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郭沫若紀念館館長。

四子郭建英(1953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碩士,現居美國。

閱論編郭沫若家系 郭朝沛 杜遨貞      郭沫若 張瓊華 佐藤富子 于立群                                                                                                     郭和夫郭博郭復生郭淑禹 林愛信郭志鴻郭漢英郭世英郭民英郭庶英郭平英郭建英      林叢 其他[編輯] 另外,郭沫若還有多位情人,包括彭漪蘭、于立忱(1912年-1937年,于立群的胞姊)、黃定慧(黃慕蘭,1907年-2017年)等。

郭的女性關係,譬如先後與多人結婚,對于立忱的始亂終棄(而間接甚或直接導致其自殺[47]),為不少世人所詬病。

遺蹟及紀念[編輯]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紀念館 注釋[編輯] ^在周恩來的提議下,毛澤東批准了一個「一份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主要包括「高級民主人士」,郭沫若被列為第二位。

完整名單如下:宋慶齡、郭沫若、章士釗、程潛、何香凝、傅作義、張治中、邵力子、蔣光鼐、蔡廷鍇、沙千里、張奚若、李宗仁。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馮慧瑛,《日據時期台灣新詩的發展與中國五四新詩革命的關係》:當我們閱讀比較中國五四時期與台灣日治時期的新詩時,即會發現早期詩人如張我軍、楊雲萍、或賴和等的詩作都深深受到五四詩人的影響,尤其是郭沫若以及胡適的影響,無論是詩作中吶喊的口吻,或是如「呀、喔、哎、喲」等情感助詞以及注音符號的運用,都可見到影響的痕跡。

^劉茂林、葉桂生等著:《郭沫若新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21頁。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編).《中華民國史大事記》.北京:中華書局.2011.  ^[見夏衍:《知公此去無遺恨》原載《人民文學》1978年7月號。

] ^曹應旺,《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周恩來與郭沫若》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39/9462510.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丁正獻:《從〈洪波曲〉談起》,《新文學史料》1982年第4期。

^王遠義,《文學思潮與文化革命》:郭沫若他們開始將偉大的文學改編成歷史劇。

……事實上當時的許多作品是為了尋求一種民族形式,既是大眾形式又是現代化的,大眾的同時不會摧殘精英,現代的同時不會拋棄傳統,民族化的同時不會盲目地反對西方變成義和團。

因此三四零年代的文學作品是最重要的文學實驗,是最有個性,最講究創造力,最具有革命的火焰,最反對定於一尊的,但是海峽兩岸都看不到。

^潘光哲,《知識場域的桂冠:從第一屆中研院院士的選舉談起》:「學者之間,對於誰可以榮膺這頂知識場域的桂冠,各有想法,各有所見;更令人驚異的是,『政治立場』居然也可以成為『封殺』某人如郭沫若列居院士候選人的理由。

「知場域」里的權力關係,於此思過半矣。

還好,有夏鼐的「臨門一腳」外加那十三位中研院評議員的學術理性,政治/學術的「異端」,也可以找到他們的生存空間,乃至於揚名立世(當然,郭沫若大概對此榮銜「不屑一顧」罷?他並未出席第一屆中研院院士會議)。

從第一屆中研院院士的選舉來看,中央研究院作為當時的學術界裡的一方學術淨土,還是自有其學術獨立自主運作的空間。

待得一九四九年之後,以郭沫若為院長的中國科學院,卻顯然不是這樣學術傳統的繼承者。

誰可以榮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知識場域的桂冠(及隨之而來的高級生活待遇),只有以政治為標準;至於其中轉折,那則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 ^錢蓉主編.观点历史2004.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06:6.ISBN 7-211-05020-9.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戴學稷,徐如編.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续编.2009.11:301.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張蓬舟,張儀鄭編輯.1955人民手册.大公報社.1955.01:417.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郭沫若最后的岁月.[2017-04-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8).  ^郭沫若就《李白與杜甫》一書給胡曾偉的覆信:「胡曾偉同志:您的信和《石嚎吏》譯釋,都拜讀了。

我基本上同意您的見解。

杜甫應該肯定,我不反對,我所反對的是把杜甫當為「聖人」,當為「它布」(taboo音譯,即禁忌),神聖不可侵犯。

於家注杜,太求甚解。

李白,我肯定了他,但也不是全面肯定。

一家注李,太不求甚解。

草草奉復,不能多寫,乞諒。

祝 健康 七七年一月二十八日 ^存档副本.[2019-02-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  ^存档副本.[2020-08-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中國現代文學史教科書中的「魯郭茅巴老曹」由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2017-04-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6).  ^吳東平.走近现代名人的后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03-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年4月25日)(中文(簡體)).  ^沙葉新.粪土当年郭沫若.《鳳凰周刊》.2004年,(第20期)(中文(簡體)).青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時,曾和田漢仿照歌德和席勒在魏瑪的塑像合拍一照,自比歌德和席勒。

恩格斯說:『歌德有時候是非常偉大的,有時候是渺小的;他有時候是反抗的、嘲笑的、蔑視世界的天才,有時候是謹小慎微的、事事知足的、胸襟狹隘的小市民。

』郭沫若這個中國的歌德庶幾近之。

 [永久失效連結]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1961年,「是個孜孜不倦的多產作家。

他的譯作是否可靠,譯文是否可讀,大有研究的餘地。

他對古代中國的研究有無價值,也有問題。

至於文名所系的創作,實在說來,也不過爾爾。

民國以來所有公認為頭號作家之間,郭沫若作品傳世的希望最微。

到後來,大家只會記得,他不過是在他那個時代一個多彩多姿的人物,領導過許多文學與政治的活動而已。

《女神》出版以後,立刻引起社會注意的是郭沫若的大膽風格,其浪漫主義手法和態度把當時沒有讀過西洋詩的讀者弄得目迷五色。

這種詩看似雄渾,其實骨子裡並沒有真正內在的感情:節奏的刻板、驚嘆句的濫用,都顯示缺乏詩才。

郭沫若最好的詩是在20世紀40年代所寫歷史劇里穿插的幾首歌詞,運用傳統節奏和情感,朗朗可誦。

郭沫若在給成仿吾的信里坦白承認「現在是宣傳的時期,文藝是宣傳的利器」。

這兩句坦白明快的話,把日後革命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的教條和信念一語道破。

為了同檢查制度鬥爭,郭沫若居然在三個月之內趕出三部歷史劇《棠棣之花》、《屈原》和《虎符》,郭沫若自比於莎士比亞,其實這些劇本用散文方式寫出愛國的口號。

」 ^溫儒敏.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中國文化研究》(中文(簡體)).社會上對郭沫若其人其詩也的確存在某些誤解或苛求,也會影響到「非專業閱讀」的評價,對郭沫若的評價也就不高。

就文學接受而言,無論專業非專業,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不好輕易評判其高下。

然而當今許多專家的研究論文或大學的講台對郭沫若甚表稱許,而一般讀者,甚至就是聽課的青年學生,卻對郭評價偏低,或者不感興趣。

這就形成「兩極閱讀現象」,值得正視和思索。

 [永久失效連結] ^1982年宋美齡在給廖承志的公開信:「相對言之,中華民國開國以來,除袁世凱之卑鄙覬覦野心失敗外,縱軍閥時代,亦莫敢竄改國號,中華民國自國民政府執政以來,始終以國父主義及愛國精神為基據,從未獅褻諛外,如將彼等巨像高懸全國,靈爽式憑,捧為所宗者,今天有正義感之猶太人尚唾棄其同宗之馬克斯,乃共黨竟奉之為神明,並以馬列主義為我中華民族之訓練,此正如郭沫若宣稱『斯太林是我爸爸』,實無恥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嘔。

」 ^李登輝.台湾的主张.遠流出版.1988年6月11日.ISBN 9789573237242(中文(繁體)).雖然我自幼接受日本教育,受過日本文化的薰陶,但對中國文學與思想,也曾多所涉獵。

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風起雲湧的現代思潮,更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而郭沫若以考古及歷史研究的角度,批判封建制度之害,更鼓勵了許多年輕人,起而改革。

他的《十批判書》與《青銅時代》等書,借著對先秦人物與思想的評論,如推崇早期儒家孔孟的重視民本思想,貶斥韓非的「法術」、「君主本位」,和秦始皇的「極權主義」等,宣揚「以民為本」的思想,認為中國只有擺脫傳統的束縛,才有發展的希望。

……就此一角度而言,今天台灣所締造的成就,也可以說是當年這些改革思潮具體實踐的成果。

  ^魯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2019-02-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8).  ^《文史天地》,2009年第3期,第6頁 ^史料的准确性——关于郭沫若谈外蒙古独立.新語絲.[2017-07-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郭沫若.我向你高呼万岁(为斯大林寿辰所作).《觀察》.1949年12月16日(中文).史達林大元帥,你全人類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七十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你的七十歲已經是地質學上的年齡了,/已經是天文學上的年齡了,……你已經活了七千億萬恆河沙數地質年,/你還要活下七千億萬恆河沙數天文年。

……我向你高呼萬歲/斯大林元帥,/你是全人類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70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原子彈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兒戲/細菌戰的威脅在你面前只是夢囈/你的光暖使南北兩冰洋化為暖流/你的潤澤使撒哈拉沙漠化為沃土  ^楊繼繩:《墓碑》,pp. 701–702.天地圖書有限公司出版,ISBN978-988-211-909-3. ^康健:《輝煌的幻滅——人民公社警示錄》,p. 275. ^郭沫若晚年的败笔:为自保即席向江青献诗.新聞午報.2006-10-16[2009-02-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9).  ^《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485頁. ^郭沫若.红旗跃过汀江(中文).主席並無心成為詩家或詞家,但他的詩詞卻成了詩詞的頂峰。

主席更無心成為書家,但他的墨跡卻成了書法的頂峰。

例如這首《清平樂》的墨跡而論,『黃粱』寫作『黃梁』,無心中把粱字簡化了。

龍巖多寫一個龍字。

『分田分地真忙』下沒有句點。

這就是隨意揮灑的證據。

然而這幅字寫得多麼生動,多麼瀟灑,多麼磊落。

每一個字和整個篇幅都充滿了豪放不羈的革命氣韻。

在這裡給我們從事文學藝術工作的人,乃至從事任何工作的人,一個深刻的啟示∶那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心理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四個第一』的原則,極其靈活地、極其具體地呈現下了我們的眼前。

  ^郭沫若.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1967年6月5日(中文).親愛的江青同志/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你善於活學活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你奮不顧身地在文化戰線上陷陣衝鋒/使中國舞台充滿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我們要使世界舞台也充滿工農兵的英雄形象  ^34.034.1亚非作家常设局纪念《讲话》二十五周年讨论会胜利闭幕.《人民日報》.1967-06-06.  ^郭沫若.水调歌头·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1976年5月12日(中文).四海《通知》遍/文革捲風雲/階級鬥爭綱舉/打倒劉和林/十載春風化雨/喜見山花爛漫/鶯梭織錦勤/茁茁新苗壯/天下凱歌聲/走資派/奮螳臂/鄧小平/妄圖倒退/奈「翻案」不得人心/「三項為綱」批透/復辟罪行怒討/動地走雷霆/主席揮巨手/團結大進軍  ^郭沫若.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1976年10月21日(中文).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鐵帚掃而光/篡黨奪權者/一枕夢黃梁/野心大/陰謀毒/詭計狂/真是罪該萬死/迫害紅太陽/接班人是俊傑/遺志繼承果斷/功績何輝煌/擁護華主席/擁護黨中央  ^彭放.郭沫若的笔名和别名.社會科學戰線.1979,(04)[2019-11-28].ISSN 0257-024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  ^李文遂,王澤君.郭沫若笔名、别名、化名汇释.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專題資料彙編.1998[2019-1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  ^姜濤:《「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https://www.douban.com/note/35859468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聞一多:《〈女神〉之時代精神》,《創造周報》第4號,1923年6月2日。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頁19。

^羅青:《從徐志摩到余光中》,頁17。

^Dirlik:《革命與歷史》,頁135、147。

^Dirlik:《革命與歷史》,頁137。

^教員紹介|国士舘大学文学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藤田梨那自己紹介.[2009-09-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4). 藤田梨那自己紹介] ^謝冰瑩.于立忱之死.《聯合報》.1984年6月15日(中文(繁體)). 《傳記文學》第六十五卷第六期,1984年轉載。

該文亦有人提出質疑,懷疑謝冰瑩捏造。

來源[編輯] 書籍 ArifDirlik著,翁賀凱譯:《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余英時:〈談郭沫若的古史研究〉,《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第103-123頁. 郭沫若:《沫若自傳》第一至四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郭沫若:《德音錄·先考膏儒府君行述》,1939年. 崔榮昌:《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郭沫若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郭沫若 畫像:郭沫若/江啟明(KongKaiMing)PortraitGalleryofChineseWriters(HongKongBaptistUniversityLibrary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日本千葉縣市川市郭沫若記念館(日語) 日本郭沫若研究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顧彬:〈郭沫若與翻譯的現代性(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劉劍梅:〈郭沫若對莊子態度的變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藤田梨那:〈郭沫若的留學體驗——「風景」與「內心世界」的發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藤田梨那:〈關於郭沫若《牧羊哀話》的背景及創作意圖之考察梗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藤田梨那:〈論郭沫若《女神》時期反殖民統治的詩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藤田梨那:〈郭沫若與日本雜誌的關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藤田梨那:〈郭沫若流亡日本時期的抵抗文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甲骨學四堂 羅雪堂|王觀堂|董彥堂|郭鼎堂 馬克思主義史學五老 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 魯郭茅巴老曹 魯迅 ‧ 郭沫若 ‧ 茅盾 ‧ 巴金 ‧ 老舍 ‧ 曹禺 學術機關職務 新頭銜 中國科學院院長1949年-1978年 繼任:方毅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8年9月-1978年6月 繼任:嚴濟慈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1949年-1978年 繼任:周揚 閱論編 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當選數理科學組28人 姜立夫 許寶騄 陳省身 華羅庚 蘇步青 吳大猷 吳有訓 李書華 葉企孫 趙忠堯 嚴濟慈 饒毓泰 吳 憲 吳學周 莊長恭 曾昭掄 朱家驊 李四光 翁文灝 黃汲清 楊鍾健 謝家榮 竺可楨 周 仁 侯德榜 茅以升 淩鴻勛 薩本棟 File:AcademiaSinicaEmblem.svg生命科學組25人 王家楫 伍獻文 貝時璋 秉 志 陳 楨 童第周 胡先驌 殷宏章 張景鉞 錢崇澍 戴芳瀾 羅宗洛 李宗恩 袁貽瑾 張孝騫 陳克恢 吳定良 汪敬熙 林可勝 湯佩松 馮德培 蔡 翹 李先聞 俞大紱 鄧叔群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28人 吳敬恆 金岳霖 湯用彤 馮友蘭 余嘉錫 胡 適 張元濟 楊樹達 柳詒徵 陳 垣 陳寅恪 傅斯年 顧頡剛 李方桂 趙元任 李 濟 梁思永 郭沫若 董作賓 梁思成 王世杰 王寵惠 周鯁生 錢端升 蕭公權 馬寅初 陳 達 陶孟和 中央研究院歷屆院士模板 閱論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955年 艾思奇 包爾漢 陳伯達 陳翰笙 陳望道 陳寅恪 陳 垣 鄧 拓 狄超白 丁聲樹 杜國庠 范文瀾 馮 定 馮友蘭 馮 至 郭大力 郭沫若 何其芳 侯外廬 胡喬木 胡 繩 黃松齡 馬敘倫 馬寅初 季羨林 翦伯贊 金岳霖 黎錦熙 李 達 李亞農 李 儼 劉大年 羅常培 駱耕漠 呂叔湘 呂振羽 茅 盾 潘梓年 千家駒 錢俊瑞 沈志遠 湯用彤 陶孟和 王 力 王學文 王亞南 魏建功 吳 晗 吳玉章 夏 鼐 向 達 許滌新 薛暮橋 楊樹達 楊獻珍 尹 達 于光遠 張稼夫 張如心 鄭振鐸 周 揚 1957年 嵇文甫 陸志韋 呂 澂 數學物理學部 化學部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地學部 信息技術科學部 技術科學部 外籍院士 哲學社會科學部 閱論編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方毅→盧嘉錫→周光召→路甬祥→白春禮→侯建國 閱論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一屆初13人-逝世1人+補選1人 宋慶齡 林伯渠 李濟深 張瀾 羅榮桓 沈鈞儒 郭沫若 黃炎培 彭真(兼秘書長) 李維漢 陳叔通 ·丹增嘉措 賽福鼎·艾則孜 程潛(補選) 第二屆初16人-撤職2人 林伯渠 李濟深 羅榮桓 沈鈞儒 郭沫若 黃炎培 彭真(兼秘書長) 李維漢 陳叔通 丹增嘉措(棄職外逃多年後被撤職) 賽福鼎·艾則孜 程潛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撤職) 何香凝 劉伯承 林楓 第三屆初18人-逝世6人 彭真 劉伯承 李井泉 康生 郭沫若 何香凝 黃炎培 陳叔通 李雪峰 徐向前 楊明軒 程潛 賽福鼎·艾則孜 林楓 劉寧一(兼秘書長) 張治中 阿沛·阿旺晉美 周建人 第四屆初22人-逝世2人+補選1人 董必武 宋慶齡 康生 劉伯承 吳德 韋國清 賽福鼎·艾則孜 郭沫若 徐向前 聶榮臻 陳雲 譚震林 李井泉 張鼎丞 蔡暢 烏蘭夫 阿沛·阿旺晉美 周建人 許德珩 胡厥文 李素文 姚連蔚 鄧穎超(補選) 第五屆初20人-逝世3人-辭職6人+補選10人 宋慶齡 聶榮臻(辭職) 劉伯承(辭職) 烏蘭夫 吳德(辭職) 韋國清 陳雲 郭沫若 譚震林 李井泉 張鼎丞(辭職) 蔡暢(辭職) 鄧穎超 賽福鼎·艾則孜 廖承志 姬鵬飛(辭職前兼秘書長) 阿沛·阿旺晉美 周建人(辭職) 許德珩 胡厥文 彭真(補選,兼代秘書長) 肖勁光(補選) 朱蘊山(補選) 史良(補選) 彭沖(補選) 習仲勛(補選) 粟裕(補選) 楊尚昆(補選,兼秘書長)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補選) 朱學范(補選) 第六屆初20人+增選1人 陳丕顯 韋國清 耿飈 胡厥文 許德珩 彭沖 王任重 史良 朱學范 阿沛·阿旺晉美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 賽福鼎·艾則孜 周谷城 嚴濟慈 胡愈之 榮毅仁 葉飛 廖漢生 韓先楚 黃華 楚圖南(增選) 第七屆初19人-逝世3人 習仲勛 烏蘭夫 彭沖(兼秘書長) 韋國清 朱學范 阿沛·阿旺晉美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賽福鼎·艾則孜 周谷城 嚴濟慈 榮毅仁 葉飛 廖漢生 倪志福 陳慕華 費孝通 孫起孟 雷潔瓊 王漢斌 第八屆初19人-逝世3人 田紀雲 王漢斌 倪志福 陳慕華 費孝通 孫起孟 雷潔瓊 秦基偉 李錫銘 王丙乾 帕巴拉·格列朗傑 王光英 程思遠 盧嘉錫 布赫 鐵木爾·達瓦買提 甘苦 李沛瑤 吳階平 第九屆初19人-逝世1人-撤職1人 田紀雲 謝非 姜春雲 鄒家華 帕巴拉·格列朗傑 王光英 程思遠 布赫 鐵木爾·達瓦買提 吳階平 彭珮雲 何魯麗 周光召 成克傑(撤職同年處決) 曹志 丁石孫 成思危 許嘉璐 蔣正華 第十屆初15人-逝世1人 王兆國 李鐵映 司馬義·艾買提 何魯麗 丁石孫 成思危 許嘉璐 蔣正華 顧秀蓮 熱地 盛華仁(兼秘書長) 路甬祥 烏雲其木格 韓啟德 傅鐵山 第十一屆13人 王兆國 路甬祥 烏雲其木格 韓啟德 華建敏 陳至立 周鐵農 李建國(兼秘書長) 司馬義·鐵力瓦爾地 蔣樹聲 陳昌智 嚴雋琪 桑國衛 第十二屆13人 李建國 王勝俊 陳昌智 嚴雋琪 王晨(兼秘書長) 沈躍躍 吉炳軒 張平 向巴平措 艾力更·依明巴海 萬鄂湘 張寶文 陳竺 第十三屆14人 王晨 曹建明 張春賢 沈躍躍 吉炳軒 艾力更·依明巴海 萬鄂湘 陳竺 王東明 白瑪赤林 丁仲禮 郝明金 蔡達峰 武維華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5人 周恩來 李濟深 沈鈞儒 郭沫若 陳叔通 第二屆初16人 宋慶齡 董必武 李濟深 張瀾 郭沫若 彭真 沈鈞儒 黃炎培 何香凝 李維漢(常務) 李四光 陳叔通(常務) 章伯鈞(常務→停職) 陳嘉庚 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 包爾漢(常務) 第三屆初14人 彭真 李濟深 郭沫若 沈鈞儒 黃炎培 李維漢(常務) 李四光 陳叔通(常務) 陳嘉庚 包爾漢(常務) 陳毅 康生(常務) 帕巴拉·格列朗傑 阿沛·阿旺晉美 何香凝(增選) 第四屆22人 彭真 陳毅 葉劍英 黃炎培 陳叔通(常務) 劉瀾濤 宋任窮 徐冰(常務) 高崇民(常務) 蔡廷鍇 韋國清 鄧子恢 李四光 傅作義 滕代遠 謝覺哉 沈雁冰 李燭塵 帕巴拉·格列朗傑 許德珩 李德全 馬敘倫 第五屆初22人 烏蘭夫 韋國清 彭沖 趙紫陽 郭沫若 宋任窮 沈雁冰 許德珩 歐陽欽 史良 朱蘊山 康克清 季方 王首道 楊靜仁 張沖 帕巴拉·格列朗傑 周建人 莊希泉 胡子昂 榮毅仁 童第周 劉瀾濤(增選,兼秘書長) 陸定一(增選) 李維漢(增選) 胡愈之(增選) 王昆侖(增選) 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增選) 何長工(增選) 蕭克(增選) 程子華(增選) 楊秀峰(增選) 沙千里(增選) 包爾漢(增選) 周培源(增選) 錢昌照(增選) 劉斐(增選) 董其武(增選) 第六屆初29人 楊靜仁 劉瀾濤 陸定一 程子華 康克清 季方 莊希泉 帕巴拉·格列朗傑 胡子昂 王昆侖 錢昌照 董其武 陶峙岳 周叔弢 楊成武 蕭華 陳再道 呂正操 周建人 周培源 包爾漢 繆雲台 王光英 鄧兆祥 費孝通 趙朴初 葉聖陶 屈武 巴金 馬文瑞(增選) 茅以升(增選) 劉靖基(增選) 華羅庚(增選) 王恩茂(增選) 錢學森(增選) 雷潔瓊(增選) 汪鋒(增選) 錢偉長(增選) 第七屆初28人 王任重 閻明復 方毅 谷牧 楊靜仁 康克清 帕巴拉·格列朗傑 胡子昂 錢昌照 周培源 繆雲台 王光英 鄧兆祥 趙朴初 屈武 巴金 馬文瑞 劉靖基 王恩茂 錢學森 錢偉長 胡繩 孫曉村 程思遠 盧嘉錫 錢正英 蘇步青 司馬義·艾買提 侯鏡如(增選) 丁光訓(增選) 洪學智(增選) 葉選平(增選) 第八屆初25人 葉選平 吳學謙 楊汝岱 王兆國 阿沛·阿旺晉美 賽福鼎·艾則孜 洪學智 楊靜仁 周培源 鄧兆祥 趙朴初 巴金 劉靖基 錢學森 錢偉長 胡繩 錢正英 蘇步青 侯鏡如 丁光訓 董寅初 孫孚凌 安子介 霍英東 馬萬祺 朱光亞(增選) 萬國權(增選) 何魯麗(增選) 第九屆初31人 葉選平 楊汝岱 王兆國 阿沛·阿旺晉美 趙朴初 巴金 錢偉長 盧嘉錫 任建新 宋健 李貴鮮 陳俊生 張思卿 錢正英 丁光訓 孫孚凌 安子介 霍英東 馬萬祺 朱光亞 萬國權 胡啟立 陳錦華 趙南起 毛致用 白立忱 經叔平 羅豪才 張克輝 周鐵農 王文元 第十屆初24人 王忠禹 廖暉 劉延東 阿沛·阿旺晉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傑 李貴鮮 張思卿 丁光訓 霍英東 馬萬祺 白立忱 羅豪才 張克輝 周鐵農 郝建秀 陳奎元 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黃孟復 王選 張懷西 李蒙 董建華(增選) 張梅穎(增選) 張榕明(增選) 第十一屆初25人 王剛 廖暉 杜青林 阿沛·阿旺晉美 帕巴拉·格列朗傑 馬萬祺 白立忱 陳奎元 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 李兆焯 黃孟復 董建華 張梅穎 張榕明 錢運錄(兼秘書長) 孫家正 李金華 鄭萬通 鄧朴方 萬鋼 林文漪 厲無畏 羅富和 陳宗興 王志珍 何厚鏵(增選) 第十二屆初23人 杜青林 令計劃(免職) 韓啟德 帕巴拉·格列朗傑 董建華 萬鋼 林文漪 羅富和 何厚鏵 張慶黎(兼秘書長) 李海峰 蘇榮(免職) 陳元 盧展工 周小川 王家瑞 王正偉 馬飈 齊續春 陳曉光 馬培華 劉曉峰 王欽敏 梁振英(增選) 第十三屆24人 張慶黎 劉奇葆 帕巴拉·格列朗傑 董建華 萬鋼 何厚鏵 盧展工 王正偉 馬飈 陳曉光 梁振英 夏寶龍(兼秘書長至2020年5月) 楊傳堂 李斌(兼秘書長自2020年5月) 巴特爾 汪永清 何立峰 蘇輝 鄭建邦 辜勝阻 劉新成 何維 邵鴻 高雲龍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30日下午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 朱德 劉少奇 宋慶齡(女) 張瀾(民盟) 李濟深(民革) 高崗(1954年8月17日自殺身亡)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56人) 陳毅 賀龍 李立三 林伯渠 葉劍英 何香凝(女,民革) 林彪 彭德懷 劉伯承 吳玉章 徐向前 彭真 薄一波 聶榮臻 周恩來 董必武 賽福鼎(維吾爾族) 饒漱石 陳嘉庚(無黨派) 羅榮桓 鄧子恢 烏蘭夫(蒙古族) 徐特立 蔡暢(女) 劉格平(回族) 馬寅初(無黨派) 陳雲 康生 林楓 馬敘倫(民進) 郭沫若(無黨派) 張雲逸 鄧小平 高崇民(民盟) 沈鈞儒(民盟) 沈雁冰(無黨派) 陳叔通(無黨派) 司徒美堂(致公黨) 李錫九(民革,1952年3月10日病逝) 黃炎培(民建) 蔡廷鍇(民促) 習仲勛 彭澤民(農工黨) 張治中(民革) 傅作義(無黨派) 李燭塵 李章達(救國會,1953年12月9日病逝) 章伯鈞(農工黨) 程潛(民革) 張奚若(無黨派) 陳銘樞(民聯) 譚平山(民聯) 張難先(無黨派) 柳亞子(民革) 張東蓀(民盟) 龍雲(民革)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互選產生) 閱論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49年10月21日至1954年9月27日) 政務院組成人員總理周恩來副總理 董必武 陳雲 郭沫若 黃炎培 鄧小平(1952年任命) 政務委員 譚平山 謝覺哉 羅瑞卿 薄一波 曾山 滕代遠 章伯鈞 李立三 馬敘倫 陳劭先 王崑崙 羅隆基 章乃器 邵力子 黃紹竑 李富春(1950年任命) 秘書長李維漢→習仲勛(1953年任命)歷次政務會議 政務院下屬各部委負責人 委員會: 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 董必武(兼) 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 陳雲(兼) 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 郭沫若(兼) 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 譚平山(兼) 部: 外交部部長 周恩來(兼) 內務部部長 謝覺哉(兼) 公安部部長 羅瑞卿(兼) 司法部部長 史良 財政部部長 薄一波(兼)→戎子和(代理)→鄧小平(兼)→李先念 貿易部部長 葉季壯(1952年9月部門撤銷) 對外貿易部部長葉季壯(1952年8月部門設立) 商業部部長曾山(兼)(1952年8月部門設立) 糧食部部長章乃器(兼)(1952年8月部門設立) 重工業部部長 陳雲(兼)(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燃料工業部部長 陳郁(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紡織工業部部長 曾山(兼)(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食品工業部部長 楊立三(1950年12月部門撤銷) 輕工業部部長 黃炎培(兼)(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 黃敬(1952年8月部門設立,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 趙爾陸(1952年8月部門設立,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建築工程部部長 陳正人(1952年8月部門設立,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鐵道部部長 滕代遠(兼) 郵電部部長 朱學范 交通部部長 章伯鈞(兼) 農業部部長 李書城 林墾部→林業部部長 梁希 水利部部長 傅作義 勞動部部長 李立三(兼) 文化部部長 沈雁冰 教育部部長 馬敘倫(兼)→張奚若 高等教育部部長 馬敘倫(兼)(1952年11月部門設立) 衛生部部長 李德全 地質部部長 李四光(1952年11月部門設立,1953年劃歸國家計委) 人事部部長 安子文(1950年9月部門設立) 華北事務部部長 劉瀾濤(1950年9月部門設立,1952年4月部門撤銷) 署: 情報總署署長 鄒大鵬(1952年8月部門撤銷) 新聞總署署長 胡喬木(1952年8月部門撤銷) 出版總署署長 胡愈之 海關總署署長 孔原(1953年1月部門撤銷) 行: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南漢宸 會: 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紹禹 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維漢 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何香凝 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 賀龍(1952年11月部門設立) 掃除文盲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楚圖南(1952年11月部門設立) 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主任 劉瀾濤(1952年4月部門設立,1952年11月改為中央人民政府華北行政委員會) 院: 中國科學院院長 郭沫若(兼)(1952年改為非政務院直屬機構) 局: 中央氣象局局長 涂長望(1953年8月部門設立) 政務院機關人員 政務院秘書廳 政務院參事室主任 郭春濤→廖魯言→孫志遠 政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 余心清 政務院人事局局長 孫起孟(1950年9月部門併入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 政務院專家工作組組長伍修權(1953年8月部門成立) 政務院專家工作辦公室主任楊放之(1953年8月部門成立) 政務院專家招待事務管理局局長 賴祖烈(1953年8月部門成立) 政務院其他機構負責人 政務院及其所屬單位機構編制審查委員會主任章乃器(兼) 全國編制委員會主任薄一波(兼)(1950年3月部門成立) 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主任周恩來(兼)(1952年3月14日部門成立) 中央貫徹婚姻法運動委員會主任沈鈞儒(兼)(1953年1月9日部門成立) 中央復員委員會主任周恩來(兼)(政務院與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共同領導。

1950年7月4日部門設立,1951年12月7日改為中央轉業建設委員會) 中央轉業建設委員會主任周恩來(兼)(1951年12月7日部門設立) 政務院勞動就業委員會主任李維漢(兼)(1952年7月25日部門設立,1954年9月27日部門撤銷) 中央人民政府機關生產處理委員會主任李富春(兼)(1952年2月29日部門設立,1954年9月27日部門撤銷)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1屆周恩來內閣)→ 國務院(1954年9月-1959年4日,第2屆周恩來內閣)  郭沫若在中國史學會的職務閱論編中國史學會第一屆理事會1951年7月-1980年4月主席郭沫若副主席 吳玉章 范文瀾 常務理事 白壽彝 邵循正 陳 垣 吳 晗 翁獨健 尹 達 翦伯贊 理事 郭沫若 吳玉章 范文瀾 徐特立 鄭振鐸 吳 晗 陳 垣 華 崗 向 達 陳寅恪 翦伯贊 呂振羽 侯外廬 湯用彤 裴文中 陳翰笙 陶孟和 周谷城 潘梓年 翁獨健 嵇文甫 鄧初民 葉蠖生 徐炳昶 邵循正 白壽彝 金毓黻 馬 衡 葉恭綽 宋雲彬 楊東蓴 羅常培 周予同 楚圖南 尹 達 金燦然 杜守素 夏 鼐 郭寶鈞 楊樹達 季羨林 吳 澤 馬 堅 候補理事 楊紹萱 唐 蘭 錢杏邨 王伯祥 蔡尚思 李則綱 趙宗復 楊榮國 孫叔平 秘書長向 達副秘書長鄭振鐸標註:任內逝世  郭沫若在中國作家協會的職務閱論編中華全國文學工作者協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1949年7月-1953年9月主席茅 盾副主席 丁 玲 柯仲平 委員 丁 玲 曹靖華 馮雪峰 周 揚 夏 衍 葉聖陶 田 間 沙可夫 周 文 茅 盾 趙樹理 鄭振鐸 胡 風 蕭 三 馮乃超 歐陽山 馮 至 袁水拍 郭沫若 艾 青 巴 金 柯仲平 何其芳 曹 禺 王統照 劉白羽 適 夷 李廣田 草 明 周而復 鍾敬文 黃 源 王任叔 孔 厥 洪 深 王希堅 馬健翎 張致祥 卞之琳 宋之的 戈寶權 陳學昭 李 季 俞平伯 羅 烽 曾 克 聶紺弩 陽翰笙 許廣平 吳組湘 陳望道 金 人 嚴文井 周立波 黃藥眠 臧克家 田 漢 陳白塵 荒 煤 王亞平 劉芝明 楊 晦 靳 以 孔羅蓀 唐 弢 馬 烽 沈起予 蔣天佐 吳伯簫 (空缺)[注1] (空缺) (空缺) (空缺) (空缺) (空缺) 候補委員 駱賓基 聞家駟 黑 丁 柳 青 何家槐 康 濯 夏征農 力 揚 張 庚 楊 朔 亞 馬 柯 靈 高沐鴻 馬 加 李何林 標註:任內逝世 ^注1:解放區保留名額6人 閱論編中國作家協會第二屆理事會1953年7月-1966年主席茅 盾副主席 周 揚 丁 玲 巴 金 柯仲平 馮雪峰 老 舍 邵荃麟 秘書長陳白塵副秘書長張 僖理事 丁 玲 丁 毅 於黑丁 巴 金 王震之 王希堅 王統照 王亞平 卞之琳 戈寶權 白 朗 田 漢 田 間 艾 青 艾 蕪 老 舍 宋之的 何其芳 李廣田 李伯釗 李 季 沙 汀 沙可夫 吳組緗 阮章競 邵荃麟 周 揚 周立波 周而復 林默涵 阿 英 茅 盾 柯仲平 柯 靈 柯 藍 俞平伯 胡 風 胡 可 洪 深 草 明 夏 衍 柳 青 袁水拍 馬健翎 馬 烽 馬 加 孫 犁 孫 謙 唐 弢 郭沫若 陳企霞 陳白塵 陳學昭 陳荒煤 陳翔鶴 曹 禺 曹靖華 康 濯 章靳以 陸侃如 陽翰笙 馮雪峰 馮 至 舒 群 賀敬之 黃藥眠 黃 源 黃谷柳 楊 朔 楊 晦 路 翎 葉聖陶 張天翼 趙樹理 鄭振鐸 樓適夷 臧克家 蔣牧良 劉白羽 劉芝明 鍾敬文 歐陽山 蕭 三 嚴文井 聶紺弩 羅 烽 魏 巍 魏金枝 標註:任內逝世  郭沫若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職務閱論編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1950年3月-1958年7月理事長 郭沫若 副理事長 老 舍 鍾敬文 理事 沈雁冰 周 揚 呂 驥 趙樹理 鄭振鐸 柯仲平 田 漢 江紹原 丁 玲 艾 青 胡 蠻 程硯秋 歐陽予倩 吳曉鈴 魏建功 游國恩 阿 英 馬健翎 李 季 安 波 光未然 蔣天佐 戴愛蓮 田 間 連闊如 王亞平 柯 藍 荒 煤 李伯釗 周巍峙 王 春 林 山 俞平伯 孫伏園 馬 可 張 庚 常 惠 古 元 王尊三 張 仃 楊紹萱 容肇祖 黃芝崗 樓適夷 賈 芝 常任俠 吳曉邦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第二屆理事會1958年7月-1966年主席郭沫若副主席 周 揚 老 舍 鄭振鐸 標註:任內逝世  郭沫若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職務閱論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屆全國委員會1949年7月-1953年10月主席郭沫若副主席 茅 盾 周 揚 常務委員 郭沫若 茅 盾 周 揚 丁 玲 鄭振鐸 蕭 三 沙可夫 夏 衍 田 漢 柯仲平 趙樹理 歐陽予倩 馬思聰 張致祥 袁牧之 徐悲鴻 陽翰笙 李伯釗 劉芝明 洪 深 曹 禺 委員 郭沫若 丁 玲 茅 盾 周 揚 曹 禺 沙可夫 古 元 趙樹理 梅蘭芳 袁牧之 賀綠汀 田 漢 夏 衍 蕭 三 歐陽予倩 曹靖華 陳白塵 呂 驥 陽翰笙 艾 青 柯仲平 鄭振鐸 馬思聰 李伯釗 戴愛蓮 洪 深 何其芳 巴 金 馮乃超 周信芳 袁水拍 馮雪峰 胡 風 袁雪芬 程硯秋 蔡楚生 阿 英 張 庚 徐悲鴻 江 豐 史東山 葉聖陶 陳波兒 馬彥祥 宋之的 劉白羽 葉淺予 田 間 於 伶 劉芝明 吳曉邦 馬健翎 蕭向榮 光未然 蔡若虹 塞 克 力 群 邵力子 周 文 賴少其 李 樺 任白戈 周巍峙 王統照 丁 里 張致祥 熊佛西 倪貽德 齊白石 立 波 黃藥眠 荒 煤 黃 源 歐陽山 安 波 李廣田 陳學昭 沈 浮 阿 甲 勇 夫 劉開渠 俞平伯 馮 至 陳望道 李 季 吳印咸 柳亞子 候補委員 彥 涵 何士德 黃佐臨 草 明 李劫夫 許廣平 陸萬美 白 楊 董天民 李 凌 鍾敬文 舒 模 成仿吾 曾 克 野 夫 崔 峰 王朝聞 江定仙 朱 丹 張季純 連闊如 羅 烽 華君武 周小燕 周而復 馬 烽 秘書長 沙可夫 黃藥眠 周巍峙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屆全國委員會1953年10月-1960年8月主席郭沫若副主席 茅 盾 周 揚 委員 丁 里 丁 玲 丁善德 於 藍 於黑丁 王尊三 王統照 王瑤卿 王闌西 巴 金 田 漢 古 元 白 朗 白 楊 史東山 老 舍 江 豐 艾 青 艾 蕪 任白戈 沙 汀 沙可夫 呂 驥 何其芳 何香凝 李 波 李伯釗 宋之的 吳作人 吳曉邦 沈 浮 周 揚 周小燕 周立波 周信芳 邵荃麟 阿 英 金 焰 舍拉西 茅 盾 柯仲平 洪 深 胡 風 俞平伯 柳亞子 查阜西 夏 衍 草 明 馬彥祥 馬思聰 袁牧之 袁雪芬 徐肖冰 孫伏園 郭沫若 梅蘭芳 許廣平 陳 沂 陳荒煤 陸侃如 曹 禺 曹靖華 張 庚 張水華 張季純 張駿祥 黃佐臨 黃賓虹 黃藥眠 章 泯 梁思成 常香玉 康巴爾汗 連闊如 陽翰笙 賀綠汀 馮 至 馮雪峰 程硯秋 喻宜萱 齊白石 葉恭綽 葉淺予 葉聖陶 董天民 趙得賢 趙樹理 熊佛西 鄭伯奇 鄭振鐸 歐陽山 歐陽予倩 劉白羽 劉芝明 劉開渠 蔡若虹 蔡楚生 蕭 三 戴愛蓮 鍾敬文 繆天瑞 謝冰心 豐子愷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屆全國委員會1960年8月-1966年1978年6月-1979年11月主席郭沫若副主席 茅 盾 周 揚 巴 金 老 舍 許廣平 田 漢 歐陽予倩 梅蘭芳 夏 衍 蔡楚生 何香凝 馬思聰 傅 鍾 賽福鼎·艾則孜 陽翰笙 劉芝明(增選) 委員 丁 九 丁西林 丁 里 丁是娥 丁果仙 丁善德 於 伶 於 藍 豐子愷 王少堂 王老九 王秀蘭 王尊三 王朝聞 王闌西 方令孺 扎西頓珠 巴 金 尹 羲 田 方 田 漢 田 間 古 元 石少華 白 楊 布 赫 艾 蕪 劉開渠 劉天韻 劉白羽 劉芝明 劉肖蕪 劉郁民 劉梅村 劉毓中 葉聖陶 葉淺予 葉恭綽 關山月 關肅霜 江 雲 任白戈 朱石麟 朱光潛 成仿吾 孫伏園 孫 瑜 華君武 老 舍 安 波 草 明 亞 馬 齊燕銘 肖 三 肖長華 遠千里 沙 汀 沙可夫 邢立斌 李 偉 李六如 李少春 李束為 李再雯 李亞群 李伯釗 李 波 李劼人 李定坤 李煥之 沈尹默 沈 浮 嚴鳳英 吳作人 吳 堅 吳 雪 吳楚帆 吳曉邦 何其芳 何香凝 佟 英 汪 洋 杜 埃 延澤民 陽翰笙 呂 驥 張水華 張天翼 張光年 張印泉 張 庚 張季純 張金輝 張修竹 張景祜 張瑞芳 張德成 張駿祥 張 鴻 周小燕 周立波 周信芳 周 揚 周傳瑛 周慕蓮 周巍峙 陳半丁 陳伯華 陳克寒 陳其五 陳建平 陳其通 陳荒煤 陳 播 陳鯉庭 邵 宇 邵荃麟 尚志田 歐陽山 歐陽予倩 阿 英 孟 波 舍拉西 茅 盾 羅香圃 林默涵 易劍泉 趙 丹 趙樹理 趙得賢 趙 渢 趙鼎新 馬少波 馬 可 馬 加 馬師曾 馬彥祥 馬思聰 馬健翎 柯仲平 鄭君里 鄭伯奇 鄭奕奏 俞平伯 陸 地 查阜西 柳 青 洪 林 侯寶林 胡果剛 姜思毅 紅線女 姚 澄 袁水拍 袁牧之 袁 勃 袁雪芬 高元鈞 祖農·哈迪爾 徐平羽 徐蘭沅 徐肖冰 徐嘉瑞 佫樹旺 特 偉 夏 衍 納·賽音朝克圖 許廣平 許彧青 康巴爾汗 常書鴻 常香玉 梅蘭芳 梅 益 蓋叫天 馮 至 馮雪峰 黃佐臨 黃藥眠 曹 禺 曹靖華 章 泯 郭沫若 梁思成 崔 嵬 陶 鈍 傅抱石 傅 鍾 喻宜萱 董 速 彭俐儂 曾 惇 焦菊隱 舒繡文 賀綠汀 筱文艷 賈 芝 雷圭元 楚圖南 虞 棘 楊 勝 楊蔭瀏 熊佛西 駱 文 潘天壽 潘鳳霞 賴少其 臧克家 黎國荃 蔡若虹 蔡楚生 錢丹輝 錢俊瑞 錢靜人 燕遇明 繆天瑞 謝冰心 薩空了 戴愛蓮 賽福鼎·艾則孜 韓世昌 韓俊卿 韓起祥 魏 巍 標註:任內逝世 閱論編中國近現代文學流派和社團 文學流派甲寅派前期章士釗 ·李大釗 ·高一涵 ·李劍農後期章士釗 ·瞿宣穎 ·梁家義 ·唐慶增 ·汪吟龍 ·陳筅樞 ·楊定襄 ·陳拔 ·董時進 ·龔張斧學衡派梅光迪 ·吳宓 ·胡先驌 ·劉伯明 ·柳詒徵 ·吳芳吉 ·劉朴 ·趙思伯 ·繆鳳林 ·張其昀 ·趙萬里 ·胡夢華 ·陸維釗 ·王國維 ·陳寅恪 ·梁啓超 ·張蔭麟 ·林損 ·景昌極 ·劉永濟 ·湯用彤 ·錢念孫論語派林語堂 ·周作人戰國策派林同濟 ·陳銓 ·雷海宗鴛鴦蝴蝶派徐枕亞 ·張恨水 ·吳雙熱 ·吳若梅 ·程小青 ·孫玉聲 ·李涵秋 ·許嘯天 ·秦瘦鷗 ·馮玉奇 ·嚴獨鶴 ·周瘦鵑 ·包天笑 ·陳蝶仙初期白話詩派梁啓超 ·胡適 ·劉半農 ·沈尹默 ·周作人 ·康白情 ·俞平伯 ·劉大白 ·朱自清 ·李大釗 ·魯迅 ·陳獨秀新月派聞一多 ·徐志摩 ·邵洵美 ·朱湘 ·饒孟侃 ·孫大雨 ·胡適 ·梁實秋 ·陳源 ·劉夢葦 ·林徽音 ·於庚虞 ·蹇先艾 ·陳夢家 ·方瑋德 ·卞之琳象徵詩派李金髮 ·王獨清 ·穆木天 ·馮乃超現代詩派戴望舒 ·施蟄存 ·卞之琳 ·何其芳 ·李廣田 ·曹葆華 ·番草 ·廢名 ·侯汝華 ·金克木 ·李白鳳 ·林庚 ·玲君 ·路易士 ·吳奔星 ·辛笛 ·徐遲 ·孫毓棠 ·南星九葉派曹辛之 ·辛笛 ·陳敬容 ·唐祈 ·唐湜 ·穆旦 ·杜運燮 ·鄭敏 ·袁可嘉七月派胡風 ·阿壠 ·魯藜 ·孫鈿 ·彭燕郊 ·方然 ·冀汸 ·鍾瑄 ·鄭思 ·曾卓 ·杜谷 ·綠原 ·胡征 ·蘆甸 ·徐放 ·牛漢 ·魯煤 ·化鐵 ·朱健 ·朱谷懷 ·羅洛 ·路翎 ·丘東平 ·彭柏山 ·曹白 ·賈植芳(相關人物:艾青 ·田間 ·鄒荻帆 ·劉雪葦 ·呂熒 ·舒蕪 ·蘇金傘 ·艾烽 ·雷蒙 ·魯沙 ·天藍 ·莊涌 ·姚奔 ·賀敬之 ·侯唯動 ·倪受乾)心理分析派施蟄存 ·郁達夫 ·葉聖陶 ·廬隱流亡文學蕭紅 ·蕭軍 ·端木蕻良 ·舒群 ·駱賓基 ·羅烽 ·白朗 ·李輝英京派廢名 ·沈從文 ·李健吾 ·朱光潛 ·周作人 ·林徽因海派張愛玲 ·蘇青 ·予且 ·施蟄存 ·劉吶鷗 ·穆時英 ·杜衡荷花淀派孫犁 ·劉紹棠 ·從維熙山藥蛋派趙樹理 ·馬烽 ·西戎 ·李束為 ·孫謙 ·胡正晉察冀詩派田間 ·邵子南 ·史輪 ·曼晴 ·方冰 ·魏巍 ·陳輝 ·沙可夫 ·楊朔 ·王煒民歌敘事體詩潮李季 ·阮章競 ·張志民 ·田間 ·李冰里下河派汪曾祺 ·畢飛宇 ·龐余亮 ·朱輝朦朧派北島 ·舒婷 ·顧城 ·江河 ·海子 ·楊煉 ·芒克 ·嚴力 ·于堅傷痕文學劉心武 ·盧新華 ·從維熙 ·峻青 ·馮驥才 ·周克芹反思文學茹志鵑 ·王蒙 ·張一弓 ·高曉聲 ·峻青 ·馮驥才 ·張賢亮 ·尤鳳偉改革文學蔣子龍 ·張潔 ·賈平凹 ·路遙 ·高曉聲 ·何士光 ·張一弓 ·張煒 ·陳國凱 ·呂雷 ·趙洪 ·潘強恩 ·柯雲路 ·蘇叔陽 ·李國文 ·王潤滋 ·矯健尋根文學阿城 ·韓少功 ·鄭義 ·賈平凹 ·王安憶 ·李銳 ·莫言先鋒派馬原 ·洪峰 ·余華 ·蘇童 ·葉兆言 ·殘雪痞子文學王朔 ·石康 ·李傻傻荒誕文學魏明倫 ·狂狷 ·高行健 ·寧財神 ·洪峰 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鄭振鐸 ·茅盾 ·葉聖陶 ·許地山 ·王統照 ·耿濟之 ·郭紹虞 ·周作人 ·孫伏園 ·朱希祖 ·瞿世英 ·蔣百里 ·冰心 ·顧毓琇 ·廬隱 ·朱自清 ·王魯彥 ·夏丏尊 ·老舍 ·胡愈之 ·劉半農 ·劉大白 ·朱湘 ·徐志摩 ·彭家煌 ·劉延陵 ·俞平伯 ·李金髮創造社郭沫若 ·成仿吾 ·郁達夫 ·張資平 ·田漢 ·鄭伯奇 ·穆木天 ·朱鏡我 ·馮乃超 ·周全平 ·葉靈鳳 ·潘漢年 ·李一氓 ·陽翰笙 ·王獨清語絲社孫伏園 ·周作人 ·魯迅 ·川島 ·劉半農 ·章衣萍 ·林語堂 ·錢玄同 ·江紹原 ·韓侍桁 ·楊騷 ·陳學昭 ·李小峰 ·柔石 ·顧頡剛 ·廢名 ·俞平伯 ·梁遇春莽原社魯迅 ·尚鉞 ·高長虹 ·向培良 ·韋叢蕪 ·韋素園 ·臺靜農 ·李霽野 ·姜華 ·金仲芸 ·黃鵬基未名社魯迅 ·韋素園 ·韋叢蕪 ·李霽野 ·臺靜農 ·曹靖華 ·王菁士 ·李何林狂飈社高長虹 ·向培良 ·高歌 ·尚鉞淺草社林如稷 ·陳煒謨 ·陳翔鶴 ·馮至 ·楊晦沉鍾社楊晦 ·陳翔鶴 ·陳煒謨 ·馮至彌灑社胡山源湖畔詩社馮雪峰 ·應修人 ·潘漠華 ·汪靜之 ·魏金枝 ·謝旦如 ·樓適夷南國社田漢 ·歐陽予倩 ·徐志摩 ·徐悲鴻 ·周信芳 ·唐槐秋 ·陳凝秋 ·陳白塵 ·趙銘彝 ·金焰 ·鄭君里 ·張曙 ·吳作人太陽社蔣光慈 ·楊邨人 ·孟超 ·錢杏邨(阿英) ·林伯修(杜國庠) ·夏衍 ·洪靈菲 ·戴平萬 ·樓適夷 ·顧仲起 ·劉一夢 ·殷夫 ·馮憲章 ·祝秀俠 ·王藝鍾 ·徐迅雷 ·聖悅(李平心) ·任鈞 ·童長榮我們社杜國庠 ·洪靈菲 ·戴平萬中國左翼作家聯盟魯迅 ·茅盾 ·郭沫若 ·周揚 ·田漢 ·蔣光慈 ·孟超 ·阿英 ·王任叔 ·鄭伯奇 ·洪靈菲 ·陳荒煤 ·戴望舒 ·端木蕻良 ·馮鏗 ·關露 ·胡風 ·胡也頻 ·李偉森 ·樓適夷 ·柔石 ·沙汀 ·謝冰瑩 ·徐懋庸 ·陽翰笙 ·葉以群 ·殷夫 ·於伶 ·郁達夫 ·張天翼 ·周文 ·丁玲 ·夏衍 ·馮乃超 ·馬加 ·馬子華 ·王志之 ·王余杞 ·王西彥 ·方土人 ·方之中 ·丘東平 ·葉靈鳳 ·葉紫 ·田間 ·白薇 ·任白戈 ·任鈞 ·許幸之 ·孫席珍 ·楊騷 ·楊剛 ·李輝英 ·麗尼 ·邱韻鐸 ·何家槐 ·林淡秋 ·歐陽山 ·周立波 ·周而復 ·草明 ·彭柏山 ·洪深 ·聶紺弩 ·夏征農 ·陶晶孫 ·蕭三 ·舒群 ·蒲風 ·雷石榆 ·穆木天 ·艾蕪 ·吳奚如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楊邨人 ·劉保羅 ·趙銘彝 ·鄭君里 ·洪深 ·應雲衛 ·鄭伯奇 ·許幸之 ·陶晶孫 ·黃芝岡 ·王瑩 ·陳波兒 ·侯魯史 ·葉沉 ·謝兆華 ·曹正 ·司徒慧敏中國詩歌會穆木天 ·任鈞 ·楊騷 ·蒲風 ·白曙 ·杜淡(竇隱夫) ·王亞平 ·溫流 ·關露 ·石靈 ·田間 ·柳倩 ·辛勞 ·洪道 ·蘇夫 ·林林 ·袁勃 ·雷石榆中國文藝社葉楚傖 ·張道藩 ·王平陵 ·范爭波 ·朱應鵬 ·徐仲年 ·華林 ·鍾天心 ·左恭六一社潘公展 ·王平陵 ·朱應鵬 ·范爭波 ·黃震遐 ·葉秋原 ·傅彥長 ·李贊華 ·邵洵美 ·汪倜然東北作家群金劍嘯 ·蕭紅 ·蕭軍 ·端木蕻良 ·舒群 ·駱賓基 ·羅烽 ·白朗 ·李輝英 ·楊晦 ·穆木天 ·高蘭 ·辛勞 ·師田手 ·鐵弦 ·鄒綠芷 ·丘琴 ·雷加 ·姚奔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郭沫若 ·茅盾 ·馮乃超 ·夏衍 ·胡風 ·田漢 ·丁玲 ·吳組緗 ·許地山 ·老舍 ·巴金 ·鄭振鐸 ·朱自清 ·郁達夫 ·朱光潛 ·張道藩 ·姚蓬子 ·陳西瀅 ·王平陵 ·臧克家講學社梁啓超 ·汪大燮 ·蔡元培 ·籍忠寅 ·熊希齡 ·范源濂 ·王敬芳 ·張伯苓 ·嚴修 ·張謇 ·張元濟 ·黃炎培 ·郭秉文 ·林長民 ·胡汝麟 中華民國主題中國共產黨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題政治主題文學主題歷史主題人物主題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F:cb120894998(data) CALIS:n2004270412 CBDB:0054503 CiNii:DA00325468 FAST:63155 GND:118568159 HKCAN:9811105423003406 ISNI:000000012118576X LCCN:n80139853 NCL:1084554 NDL:00315148 NKC:xx0005027 NLC:000168633 NLP:A11446158 NTA:139947698 SELIBR:57961 SNAC:w6w42fbw SUDOC:029224098 VIAF:495715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郭沫若&oldid=68730283」 分類:1892年出生1978年逝世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郭姓郭沫若郭沫若家族樂山人四川客家人石室中學校友九州大學校友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留日學生新文化運動人物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詩人中國新詩作家中華民國語言學家中華民國歷史學家中華民國考古學家甲骨學家使用筆名的作家中國現代作家中華民國劇作家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書法家中華民國中將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國立中山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詩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家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劇作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書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史學會主席史達林和平獎得主文革時期政治人物葬於晉中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自2019年6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自2018年6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CS1含有日語文本(ja)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頁面同時使用了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維基數據有相關圖片而本地未添加生卒模板的分類索引未使用catIdx作為參數名的頁面缺少文件的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ALI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BD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KC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C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19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AzərbaycancaBrezhonegCatalàCebuano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SuomiFrançaisMagyar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मराठी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RomânăРусскийSvensk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