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都是童年的錯,那麼然後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1
上周,我們書軒的讀書群分享的書籍是武志紅的《為何愛會傷人》,這本書中提到一個觀點:愛情是一個童年的輪迴。
作者說,戀愛的感覺 ,無非就是兩句話: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
假如生活中重要的異性(異性父母或者其他撫養者)讓我們感到不滿,我們就會勾勒出一個理想的異性模式,然後去愛這個勾勒出來的幻象。
在《親密關係 通往靈魂的橋樑》一書中,作者也提到過類似的觀點:我們小時候渴望得到父母的重視,當這些需求在我們使出一些把戲(哭鬧、抱怨、撒嬌等)仍得不到足夠的滿足時,我們就會把這些需求裝進心裡的儲藏室。
然後不斷的在潛意識裡刻畫出一個夢中情人的形象,也就是說,我們愛上的那個人,是我們潛意識裡早已確定的。
書中說:我們與別人發生衝突,對方做的某件事情激怒了我們,事實上是重新勾起了我們童年時期某種不被重視的感覺,所以我們會用憤怒來保護自己,攻擊、情緒抽離、被動攻擊,都是憤怒的表達方式。
弗里曼(David S.Freeman)在FamilyTherapy with Couples-The Family-of-origin Approach 提及了五項原生家庭的重要角色,也講到了原生家庭對夫妻關係的影響。
心理學家們認為,伴侶之間的互動模式,其實是早年與照顧者之間互動模式的一種投射,嬰幼兒時期與父母之間信任與愛的表達方式,成為了我們成年之後處理親密關係的一種框架。
02
其實,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又何止在擇偶和夫妻關係方面呢?一個人的性格、財商、情商、甚至認知,無不烙上了原生家庭的烙印。
我想起了電影《美人魚》中鄧超演的劉軒,成年後哪怕已經家財萬貫,骨子裡仍然抹不掉小時候曾窮過對他的影響。
在生活中我們也總是聽到過很多關係模式代際遺傳,比如母親找到了喜歡家暴的父親,兒子長大後在婚姻關係中很有可能也是施暴者,或者女兒長大後仍然會找有暴力傾向的人作為伴侶。
有的人童年時期父母對自己忽冷忽熱,成年後也會不自覺的被對自己忽冷忽熱的人所吸引。
這種「框架」與投射機制的存在,致使很多人終究只能不斷重複童年的經驗,即便那是很痛苦的經驗。
這幾年,原生家庭被提了又提,很多性格方面的缺陷,或者心理方面的問題,我們都試圖從童年的遭遇中去找答案。
包括我自己,在讀了幾本心理學的書之後,生活中遇到一些因性格方面導致的困惑,也總是會追溯到童年時期的經歷。
而在平時與孩子的相處中,我也總擔心自己的哪些做法欠妥,會對他以後的性格及與他人的相處模式造成大的影響。
這幾天在看成甲的《好好學習》這本書,書中的一個學習方法提醒我:我們看問題不應該只看表面,應該分析問題深層的規律,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
就像看一本書,我們不僅要看作者寫了什麼,還要看作者沒寫什麼。
換個角度看童年的經歷對成年後的人生造成的影響,這其實是必然的,任何成年人都是由小孩子長大的,而童年時期經歷的事情,總是會如同投影機一樣,放大投射到我們成年後的人生中。
這也算是一種蝴蝶效應吧。
03
自從「原生家庭」這個概念被提出來後,很多人習慣將自己的失敗歸咎為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找不到好工作、買不起房子、失戀分手、婚姻失敗......通通都是原生家庭的錯,這個鍋,原生家庭背得好辛苦。
其實,出了問題,從童年、從原生家庭找原因,是一種積極的心態,說明我們在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
但是將問題的原因追溯到原生家庭,只是一種思路;剖析童年經歷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並不是最終目的。
將某一個問題擴大,對某一個概念過於執著,就會忽略其他的因素,如果將一切的不幸都推給原生家庭,是一種不負責的行為。
因為,沒有誰的童年是完美的,缺憾總是伴隨著人生,關鍵是看你怎麼對待。
人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相互作用所塑造的,家庭環境也只是後天環境的一部分。
而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還有個體的主觀意志,以及外界環境的影響。
如果我們從原生家庭和童年的遭遇中找到了蛛絲馬跡,並不是把責任推給原生家庭就完了,接下來該怎麼做才是最重要的。
04
心理學家認為:「原生家庭對個體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兒童期和青春期。
進入成年期,個體面臨著自己選擇自身成長人生歷程的情形,此後的人生軌跡和狀態就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父母。
即每個人在成年後都有著來自原生家庭的種種烙印,但如何對待以及發展就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態度和選擇。
」
前天一位朋友寫的文章是《上大學後,我沒和家裡要過一分生活費》,沒錯,你應該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
當我們走出學校,開始一段新的人生,就意味著我們要「自主」,獨立不僅僅在於「行為上脫離父母的限制」,更是在認知、態度、和經濟方面的自主,當然也包括擺脫心理方面的依戀。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隨著我們的成熟,慢慢懂得修復與父母的關係、自我修復童年的創傷。
我之前也一直認為自己小時候由於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對我的教育方面有很多的缺失。
這一切在我有了孩子之後,有了很大的改觀。
在平時與孩子的相處中,我的腦海中經常浮現自己小時候父母細心耐心教育我的片斷,慢慢撫平了我內心深處的一些缺憾,使我更加平和,可以讓我更客觀地評價父母的長處和短處。
這個過程同時也讓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從中習得經驗,更好地教育下一代。
「原生家庭決定論」使很多父母意識到童年的陪伴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大大地增加了陪伴的時間和提高了陪伴質量。
總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成年後的行為模式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是不可挽回的。
我們教育和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儘量用心,但也不必要戰戰兢兢,害怕自己的哪個環節做得不夠好,會對孩子將來造成大的影響。
孩子總會長大,成長的傷痛他會有能力消化。
你的生活中,為什麼只有問題沒有愛
來源:潘幸知(sharpshow)文/茗荷 幸知在線專欄作者仿佛在一夜之間,每個人都開始關注心理學,因為心裡是否舒坦這事,實在是太重要了。走到哪裡,你都有機會聽見「原生家庭」幾個字。在不長的時間...
對不起孩子,但從來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這是一封媽媽寫給女兒的信,這位母親發現自己的女兒對這個家沒有依戀感,越來越疏遠;後來終於認識到是自己給予孩子的家庭環境出現了問題,父母無休止的爭吵、忙碌時對孩子的忽視等,這位母親害怕女兒獨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