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迷失的陷阱:巴納姆效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你是一個勇敢勤勞的人,但是偶爾也會因為慵懶而自責;你天性善良,樂觀,並且注重文化修養,同時又不忘放眼世界…」
這段話是星座論壇對某星座的定義,有沒有覺得這就是你所屬星座的描述?儘管你並不知道這說的是什麼星座,但你還是會覺得說的可能就是你。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就被稱之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起源
巴納姆效應又稱弗拉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弗拉(Bertram Forer)通過以上實驗(弗拉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
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則以這位著名雜技師的名字將弗拉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與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的母親經常為此而憂心忡忡。
母親再三告誡對他來說毫無用處。
直到16歲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在屋子裡,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而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父親說:「我昨天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一起去清掃南邊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裡面的鋼筋才能上去。
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
我們抓著扶手一級一級的爬上去了,等到我們下來的時候,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後面。
後來,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都被煙囪裡面的菸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然連一點菸灰也沒有。
」
「是嗎?」愛因斯坦一下子來了興趣。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是啊!你知道嗎?我當時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了,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樣,臉髒的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然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我鑽出煙囪是乾乾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乾乾淨淨的,因此,只在那裡互聯洗了洗手據上街了。
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皮,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
父親笑完後,鄭重的對他說:「你知道嗎?孩子,我給你講這些,其實是想提醒你一下,無論任何人,都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你自己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
拿別人做鏡子,即便是白痴都有可能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巴納姆效應的本質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
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
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
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於是只能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
正因如此,每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環境當中,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如何避免巴納姆效應
1、學會面對自己
有這樣一個測驗人的情商的題目是:當一個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後,她醒來發現自己一絲不掛時,第一個反應會是捂住什麼呢?答案是尖叫一聲,然後用雙手捂著自己的眼睛。
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一個典型的不願面對自己的例子,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是缺陷,就通過自己方法把它掩蓋起來,但這種掩蓋實際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樣,是把自己眼睛蒙上。
所以,要認識自己,首先必須要面對自己。
2、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
很少有人天生就擁有明智和審慎的判斷力,實際上,判斷力是一種在收集信息的基礎上進行決策的能力,信息對於判斷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視,沒有相當的信息收集,很難做出明智的決斷。
3、避免第一印象的心理定勢
由於暈輪效應的存在,人們在評價接收到的信息時,無論是人或物,總是存在先入為主,形成認知;以後碰到類似的人或物,都會參考首次認知所形成的記憶,久而久之變形成無意識的心理定勢。
要避免這種無意識的心理定勢,最實用的方法是:自我否定!慎思思維快速判斷得出的評價和判斷,改變反饋意識。
4、以人為鏡,通過與自己身邊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較來認識自己
任何的觀點和內容的正確,都存在特定的前提條件;比如說時間、場合、背景、環境等。
找到這些內容正確的前提條件,是客觀判斷的依據。
在比較的時候,對象的選擇至關重要。
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與別人的優點比,都會失之偏頗。
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這樣認識自己,才比較客觀。
5、通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
重大事件中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個性、能力的信息,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6、避免情緒判斷
任何的判斷和選擇,都需要評估收益和風險,這種評估的正確需要理性作為主導,而不是單純「好壞」的感受。
(除非這種選擇和判斷就是為了疏解情緒而做的決策)
在有情緒的時候做選擇和判斷,理性就一定會缺失。
如果情緒得不到控制或排解,人會因為情緒的存在而使注意力無法保持理性思維。
因此,在做選擇和判斷時,最好是將情緒先排解。
控制情緒,也是一種方式;但是控制能力因人對引起刺激源的程度適應能力有關。
比如說沉著冷靜的人,情緒失控的閥值要比暴躁的人高一些。
心理學闢謠:不要再被所謂的星座測試、非標準化的心理測試欺騙了
你是不是覺得星座測試特別准?是不是覺得某些心理測驗結果說的就是你?你是不是覺得大橋下的算命先生就是你的知己?如果你這樣想的話,你就錯了。你可能被欺騙(自己or別人?)了。心理學家弗拉(Bertr...
改變命運的黃金法則——巴納姆效應
在2000年前,古希臘人就把「認識你自己」作為銘文刻在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不能不遺憾地說,「認識自己」的目標距離我們仍然還很遙遠。探索其原因,我們不能不提到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
心理學的陷阱——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中有很多陷阱,巴納姆效應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走進神奇的巴納姆效應,揭開星座之說的神秘面紗。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
為什麼我們會那麼相信星座解析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